-
作者:叶祥松(1);晏宗新(1)
作者单位:(1)广东商学院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马克思阐述了信用和银行制度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并从生息资本的拜物教性质出发,揭示虚拟资本的实质。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活动已成为国际经济的主导。发达国家利用在虚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控制全球产业链中的高附加值环节,制约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其实质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掠夺。
-
作者:洪大用(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100872
摘要:中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不断强化环境保护,追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体现出生态现代化取向;但技术条件不足、经济发展不充分和不均衡、以制造业为支柱产业、带有鲜明的政府主导色彩,又使得中国生态现代化具有自身特点及风险。推进生态现代化可能有多种路径和模式,应正视其进程中的各种冲突,重视推进社会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避免新的"绿与非绿"的二元社会分割,同时有必要从基于相互联系的全球社会视角反思生态现代化理论。
-
作者:李建军(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摘要:进入20世纪,自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兴起以来,小说这种"大众化"的艺术,日渐"精英化"和"小众化",并进入了"怀疑的时代",而"小说的消亡"成为被经常谈及的话题。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及小说创作有着不可忽略的价值和意义,这表现在对传统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超越意向,从而打开了小说创作的新时空。不过,由于现代主义思潮和小说对传统的全盘否定,过于注重形式、技巧,过于悲观绝望,从而带来了其形式主义倾向、强调小说的人物主宰论、凸显读者主体论等弊病。而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去作者化"倾向,这又必然导致小说创...
-
作者:龚刃韧(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法学院
摘要:"9.11事件"后,布什政府授权美国军方和情报机构对在海外抓获并拘留的恐怖活动嫌疑人采用严酷的审讯手段。允许虐待是美国政府实施酷刑政策的主要策略。剥夺那些被拘留者的正当程序保护,既背离了美国的法治传统,也违反了人权条约。禁止酷刑不仅是条约规则,而且已成为国际习惯法规则乃至强行法。美国政府负有域外适用人权条约不可克减条款的义务。美国政府酷刑政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9.11事件"的恐怖效应、美国宪法对总统战争权缺乏明确的限制以及美国国内抵制国际人权的各种思潮。酷刑政策的影响将长期持续。
-
作者:柳立言(1)
作者单位:(1)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摘要:遇到同类或同一案件时,宋代的民事裁判能否超越时、地、人的不同,达到前后判决的一致?就立嗣与分产来说,南宋中晚期20多年间,五位来自三路、四州府、五县的审理者,在东至两浙东西路,北至京西南路和淮南西路,还有中部的江南西路和荆湖南路等广大地域,作出相当一致的判决。一致的原因,首推依法而判,反映出南宋的立法相当周严,以及审判者受到制度的约束,如要求援引法条。第二是审理者所用的道理和《论语》、《春秋》等经义,大都简单、普遍且符合民情,发挥着辅助而非抵触法律的作用。第三是讲究逻辑推理。第四是审判的目的相同。第五是效法相...
-
作者:宫力(1)
作者单位:(1)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发表姜安教授的《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政治考量与时代价值》一文,从一个新的视角探讨了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时代价值,引发人们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地位的再思考。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也是中国大国地位的主要奠基人。
-
作者:白重恩(1);吴斌珍(1);金烨(2)
作者单位:(1)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
摘要:考虑到家庭可能面临信贷约束,同时可能有目标储蓄的动机,当期养老金缴费可能会减少当期可支配收入,进而抑制消费,并可能提高储蓄率。使用城镇住户调查2002—2009年9省市的数据,利用养老保险缴费率和养老保险参与率的城市差别随时间的变化,构建家庭养老金缴费的工具变量,实证研究发现:在2006年之前,尽管增加养老保险覆盖率本身有助于刺激消费,在给定缴费前的收入水平以及养老保险覆盖状态时,提高养老金缴费率会显著抑制缴费家庭的消费。另外,养老保险缴费负担对总消费的影响主要也是负面的。
-
作者:费多益(1)
作者单位:(1)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摘要:理性思考与情绪感觉(情感体验)相互交织,有限理性产生的结果比按逻辑和计算方法行动更加合理。作为进化遗产的一部分,情绪优化了人的互动方式,并起到动机和知觉的作用。情绪在心理功能与神经机制两个层面影响推理:在心理功能层面,情绪把人引向需要优先关注的问题,从而使记忆、注意、言语、决策等认知过程变得更具选择性,并规定了认知的策略与风格;在神经机制层面,认知脑与情绪脑分离的假设被大量研究证据所否定,即使被视为情感中心的"边缘系统"也参与认知加工过程。情感经验具有非概念的内容,其作用在于填补纯粹理性决定行为和信念所留下...
-
作者:葛岩(1);秦裕林(2)
作者单位:(1)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人文艺术研究院认知与决策研究中心;(2)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心理学系
摘要:在社会与市场规范冲突的测试情境中,观察公益成本、决策场合在行为规范影响公益意愿过程中所起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低成本、高社会化场合条件下,公益意愿最高;在低成本、低社会化场合条件下,公益意愿次高;在高成本、社会规范条件下,公益意愿次低;在高成本、市场规范条件下,公益意愿最低。引入场合和成本做调节变量,可显著提高对利他选择的预测力。
-
作者:叶必丰(1)
作者单位:(1)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摘要:我国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治理机制,有区域行政协议、区域性组织、区域协作立法、区域行政规划和区域行政指导五种。在国家与社会维度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治理是一个行为法问题,是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其依据是宪法第15条,内容的合法性在于遵循区域平等原则,程序的合法性在于公众参与。其中,区域平等源自公民个人的平等权,既约束国家对不同区域公民的公权力行为,又约束不同区域政府机关间的行为;公众参与在区域治理中具有更丰富的特点,既是促进区域平等的途径,又是在行政内部机制失灵时推动制度运行的动力机制。在国家组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