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马德普
摘要:一、问题的提出 启蒙在中国现代化中的命运问题,是一个重要而又充满争议的话题。这个问题又可以分为应然和实然两个问题:从应然的角度来讲,就是启蒙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从实然的角度来讲,就是启蒙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实际上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由于从西方的经验来看,现代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启蒙思想的产物,或者说启蒙理想反映着现代性的基本要求,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伟大历史使命就是实现现代化,因此如何看待启蒙在中国现代化中的命运,是关系到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如何继续推进的重大问题。
-
作者:吴飞(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摘要:丧服制度与传统中国的亲属制度有密切关系,五服图是理解丧服制度的必备工具。要深入理解中国的亲属制度,就要深入研究丧服图的制度原理。作者对比元代龚端礼记载的鸡笼图、宗枝图以及朱子学派的宗枝图,发现菱形宗枝图的重心在右上部男性尊长部分,体现的亲属制度是以尊统亲、宗枝之间递减降杀的结构。鸡笼图是对宗族血缘关系的直观概括,而宗枝图是对这种血缘关系更抽象的表述,从丧服制度的计算方式中,可以深入思考中国亲属制度的特点。丧服制度对于理解中国传统社会和法律的基本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
作者:付祥喜(1,2)
作者单位:(1)广州大学人文学院;(2)广州大学文学思想研究中心
摘要:"新歌行"作为"诗界革命"时期出现的一种重要诗体,对中国近现代诗歌产生了深刻影响。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对此一直缺乏关注,有分量的研究更不多见。"新歌行"既承袭传统歌行乃至宋诗的某些特点,又突破旧体诗束缚,从"俗语入诗""以文为诗"两方面对新诗的生成起到示范与推动作用,并成为近代歌诗的代表和现代歌诗的先导。"新歌行"藉此填补了新派诗与白话新诗之间缺少的中间地带,构成中国近代诗歌转型的重要环节。
-
-
作者:姜生(1)
作者单位:(1)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
摘要:汉墓画像符号系统隐含着以死后生命转化成仙为核心主题的思想逻辑。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所绘九日,可从道教文献所传递的"九天开则九日俱明于东方"信仰获证;帛画与整个墓葬一起表达着被汉初"道者"重构的尸解成仙信仰。"道者"群体是汉初这种跨接神仙方术与黄老道之新信仰体系的构筑者和主张者。马王堆汉墓证明,由死到仙的生命转换乃是汉墓的最高宗旨;墓葬作为中间环节在这种转换过程中被赋予独特的功能,其物理-文化构件是架设和表达这一过程的话语符号。汉墓接受战国以来的尸解信仰作为终极意义的实现方式,以黄老道为思想诠释系统,两相融...
-
作者:王诗宗(1);宋程成(1);许鹿(2)
作者单位:(1)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中国社会组织的现实状况及晚近的理论成果均表明,社会组织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是一组相互关联但本质上不能互相替代的概念,而两者间的实际组合关系却是复杂多样的。探究两者之间的关联机制,是建构或完善关于中国社会组织特征的通则式解释的必要步骤。通过整合资源依赖理论和制度逻辑视角,可以在组织层次探讨影响独立性与自主性间关系的多重机制,并借助于混合研究设计,使用相关数据对上述机制进行验证。实证结果显示:社会组织相对于政府的资源独立性越高,其自主性越大;社会组织对经典第三部门理念的认同度(结构认同/行动认同)越高,组织自主性...
-
作者:韩大元(1);孟凡壮(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摘要:宪法意识是公民的宪法知识、观点、理念和思想的总称。公民宪法意识是推动宪法实施和民主政治、法治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衡量国家法治化程度的标志之一。在社会变迁中,宪法意识构成宪法秩序内在的精神力量,它本身即是推动社会变迁,尤其是重塑社会规范性判断与价值基础的"文化软实力"。同时,稳定、成熟的宪法意识也是确保社会变迁良性运行的基础。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60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但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始终成为社会凝聚与和谐的载体与力量,这有赖于民众的宪法意识。完善宪法实施监督机制...
-
作者:高培勇(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财经战略研究院,北京100836
摘要:中共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的全新理论概括,标志着财政基础理论建设的重大突破:将财政定位于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使其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摆正了财政与财税体制的位置;作为各个领域改革的交汇点,财税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点推进成为率先践行的突破口,从宏观上理清了财税体制改革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立足于现代财政制度与公共财政制度一脉相承的关系以及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的需要,以公共性、非营利性和法治化三大特征,从总体上勾画了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形态。
-
作者:郁振华(1,2)
作者单位:(1)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2)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摘要:在当代西方哲学理智主义和反理智主义之争的背景下,考察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和致良知说,可以发现其核心在于道德的能力之知。立足于赖尔能力之知概念之活动/行动、智力和能力三层规定来分析,道德的能力之知既是一种关于道德规范的实施性知识,须以身心一体的躬行实践来表达,也表现为一种既稳定一贯又活泼灵动的实践智慧。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和致良知说与万物一体的思想相贯通、相交织,在万物一体的道德的形上学的构架内,道德的能力之知被进一步提升为道德—形上学的能力之知。作为实践智慧—形上智慧,道德—形上学的能力之知不仅指向人类道...
-
作者:吕冰洋(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摘要:普遍认为,政府扩张会造成市场扭曲。但是,市场扭曲反过来也会推动政府扩张。原因在于,政府支出对私人资本具有补充和替代两种作用。就补充关系而言,政府生产性支出进入企业生产函数,增加政府生产性支出会提高私人资本边际产出;就替代关系而言,政府支出直接用于国有企业补贴,可增加国有企业产出,从增长角度看,能起到替代私人部门生产的作用。政府通过商品税融资虽然会抑制消费并损害居民福利,但是可通过支出扩张来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因此,市场扭曲将推动商品税、政府生产性支出和对国有企业补贴支出的增长。政府对市场不当干预造成市场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