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于光远(1)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主席团
摘要:本文重点探讨了生态研究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问题。认为在这方面主要应研究种植业内部及其与饲养业、生物培养业结合中的物料与能量循环问题。其中粪的合理利用问题,食物链的延长与缩短的利弊问题等受到了特别的注意。文章还强调了在工业农业生产中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和污染防治、自然资源保护、认为这些都是生态研究的重要方面。
-
作者:陈吉元(1);荣敬本(1);林青松(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比较经济体制研究课题小组
摘要:这篇研究报告是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的一个结果。它把社会主义经济区分为五种模式:军事共产主义的供给制模式,传统的集中计划经济模式,改良的集中计划经济模式,计划调节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计划经济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研究报告认为:经济改革是要改变经济体制的基本规定性和运行原则,是由一种经济模式过渡到另一种经济模式。探索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同时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演变的经验教训。据此,我国经济改革应当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基础上,创建适合于大力发...
-
作者:洪远朋(1)
作者单位:(1)复旦大学经济系
摘要:本文认为,根据价格形成中的成本必须尽可能符合价值构成中c和v部分的要求,价格形成中的成本必须是正常成本,即正常生产、合理经营条件下的成本;必须是社会成本,即不同生产者在不同生产条件下,生产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同一质量的某一产品的各个个别成本的加权平均数;必须是计划成本,即反映该产品再生产时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耗费的成本。价格形成中的成本不需要另外搞一套核算制度,它只需在企业经济核算中的成本的基础上,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根据尽可能接近价值构成中c和v部分的要求,在可能范围内作必要的适当的调整。
-
作者:罗宗强(1)
作者单位:(1)南开大学中文系
摘要:本文作者对唐代文学思想发展中的一些规律性问题进行了考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本文认为,唐文学思想的发展变化,表现为一种缓慢的过程,从一种文学思想发展到另一种文学思想,是通过逐渐的、漫长的演变完成的,它们中间常有一些短暂的过渡期,在不同的文学思想之间,有一些非突变性的衔接现象。本文认为,一种理论主张的提出是否能够推动创作发展,主要取决于这种理论主张是否具有实践性品格。作者认为,唐文学思想的变化,同政局有关,而主要是通过士人的心理状态表现出来的。本文系作者新著《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的结束语。该书将由上海古籍...
-
摘要:1984年5月26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青年作者优秀论文授奖大会在北京举行。 1980年至1983年四年间,《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总共发表论文大约三百篇,其中有39岁以下(以论文发表时为准)的作者的作品57篇;在这57篇中,有13篇(作者14人)被评定为优秀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决定发给这些优秀论文的作者每人奖状一件,优秀论文每篇奖金400元。
-
摘要:在评选1980—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青年作者优秀论文的过程中,在广泛征求群众推荐意见的基础上,邀请各学科专家学者二十八人对他们评定的论文写出了评语。应邀参加评选工作的专家学者,哲学方面是韩树英、萧前、查汝强、齐振海、陈筠泉;经济学方面是宋涛、陈吉元、萧灼基;法学方面是吴大英、李光灿、程筱鹤;社会学方面是王康、张之毅、傅正元;文学方面是王瑶、周振甫、季羡林、金维诺、郭预衡;历史学方面是丁守和、马齐彬、李新、胡华、彭明;民族学方面是孙青、阿拉坦、汤正方、詹承绪。这里发表的是评语的一部分。
-
摘要:~~
-
作者:赵夫青(1)
作者单位:(1)青岛文联《海鸥》编辑部
摘要:李准、丁振海二同志在《关于社会主义文艺性质的探讨》(载《中国社会科学》198年第2期,以下简称李文)一文中,对社会主义文艺性质问题作了一些历史上的考察和理论上的界说,提出了不少有益的见解,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颇值得商榷的问题。李文认为,"赖以确定社会主义文艺性质和特征的根本依据……有三条:其一,社会主义文艺是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其二。
-
作者:熊复(1)
作者单位:(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摘要:本文通过对民主制的历史考察指出,资本主义及其以前一切阶级社会中的民主制度的狭隘性和虚伪性,只有社会主义民主才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大多数人的统治"。作者认为:从民主是"大多数人的统治"而论,在性质上,社会主义民主同资产阶级民主比较,已经是一种高度民主,即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高发展程度的民主。同时,在发展程度上,在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上,在人民群众的民主生活中,社会主义民主自身又有一个由不充分完善到充分完善的发展过程。作者从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系统论证了:就平等是民主的一个基本原则而言,社会主义民主是权利和义...
-
作者:陈竹
摘要:在我国,多年来由于对合作事业政策的多变,人们对供销社的性质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供销社是全民所有制商业;有人认为合作商业不等于集体所有制商业;有人认为合作商业就是集体所有制商业;也有人把各种各样的联合商业统称为"合作商业"。究竟应该如何理解供销合作社的性质呢?杨坚白著文论及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