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郑方辉(1,2);尚虎平(3)
作者单位:(1)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广州510640;(2)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苏州215000;(3)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中国梦的必经之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法治建设及组织考评的演进历程,历经了多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特征,这一过程有效地促进了法治政府建设,但其本质上还是目标性考评。目前存在的目标导向及功能定位不明确、技术体系不完善、动力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甚至形成各自为政、重复考评、无所适从等现实困境,都肇源于考评理论悖论、考评主体单一、制度建设滞后、顶层设计缺失等因素。基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双重耦合,以政府绩效评价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既体现了法治精神及政府绩效...
-
作者:练宏(1)
作者单位:(1)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州510275
摘要:通过近距离观察某市环保局连续3年的年终考核过程,分析弱排名激励形成和长期存在的原因。完成任务逻辑、激励逻辑和政治联盟逻辑之间序贯作用的政治过程,是弱排名激励的形成过程。弱排名激励之所以长期存在且具有效力,是因为相比强激励,它形式上满足外在科层要求,而实质上可在内部作出调整,保证灵活的权威支配,兼具适应性和自主性。另外,弱排名激励还有助于促进同级合作而非过度竞争、塑造上下级的松散关联而非紧密关联、避免外在激励过度排挤内在激励。
-
作者:张雄(1)
作者单位:(1)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200433
摘要:21世纪金融化的生存世界是个高度经济理性、高度世俗化、高度价值通约的世界。逐利的金融意志主义蔓延,直接导致个体生命的"金融内化"和人类整体主义精神的日趋衰减。世界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的创新,但现实的金融体系已偏离了本质。不可否认,与马克思时代的资本相比,21世纪的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秉性没有变;资本的社会关系本质没有变;资本的财富杠杆效应没有变。但是,21世纪资本逻辑的发展有了巨大变化:随着全球资本金融体系的强力推进,资本变得更加抽象、更加具有脱域性,资本的主体定位异质多元,运作方式虚拟迷幻。尤其是,伴随着工具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