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作者:方立天(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摘要:本文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考察了中国佛教哲学形成的根源与途径,认为中国佛教哲学是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与融合的产物。中国古代佛教学者通过译经,讲经、编撰佛典和判教立宗等途径使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并且结合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特定的"哲学生态环境"进行加工取舍,使印度佛教逐渐中国化而形成一种既不同于儒、道等中国传统哲学,也区别于印度佛教哲学的相对独立的中国佛教哲学体系。中国佛教哲学的形成,是中国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成功模式。
-
作者:董乃斌(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摘要:苏轼一向是古典文学研究界瞩目的对象,研究论著极多。以前的研究者,或谓苏轼忠君爱民,是个大儒;或称"东坡居士"是禅宗信徒。现代学术界一般认为苏轼思想(以及以他为首倡者的蜀学一派)是儒、道、释三家哲学的杂糅。综观苏轼一生言行,基本上是在儒学基础上,濡染佛老。
-
作者:许殿才(1)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
摘要:仓修良同志主编的《中国史学名著评介》(以下简称《评介》)一书,系统介绍、论述了从《尚书》、《春秋》到《古史新证》、《中国文化史》等86部古今著名史著。它与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中国史学家评传》相映生辉,大致反映出传统史学的主要成就,集中展示了近年史学史研究的成果。
-
作者:彭漪涟(1)
作者单位:(1)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摘要:周礼全的近著《黑格尔的辩证逻辑》是一部体现了黑格尔辩证逻辑思想研究方面最新成就的学术专著,同时,也是一部指导人们深入黑格尔所构造的"迷宫"探索"珍宝"之作。关于黑格尔的逻辑学,人们曾经写出过卷帙浩繁的著作。
-
作者:燕凌(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摘要:本文运用有关的史实资料和思想资料,对《反对本本主义》初步体现出来的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从其初始形态到成熟形态、作了概貌的综述。同时,追溯了《反对本本主义》写作的历史背景,具体地叙述了它所提出的"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论断一再遭受"左"倾教条主义者的批判而仍然在斗争中坚持、发展、胜利的过程。
-
作者:张文显;马新福;郑成良
摘要: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从此,我国法学理论工作者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服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地排除来自"左"的、僵化的阻力和来自右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干扰,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发挥了应有的社会作用。一、研究成果的概略统计在新时期,我国整理。
-
作者:尚定
摘要:本文将"诗赋取士"这一问题置于武则天时代科举制度的演变及其文化背景之上加以考察。作者认为,进士科的勃兴是武则天打击关陇文化集团,建立自己统治势力的政治目的的必然产物。她在改革科举制度时必然在文化政策上有所变化,这就是由关陇文化的崇儒学一变而为重文辞。本文还探讨了"诗赋取士"的时限以及"诗赋取士"与初唐"文选学"的关系,说明武则天时代社会文化风尚所发生的根本性的转变,必然会影响唐诗的发展。
-
作者:施肇域(1)
作者单位:(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摘要:本文通过对历史事实的考察,探讨了毛泽东与中共"八大"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要矛盾理解的异同。作者认为,毛泽东当时是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方面赞同"八大"决议中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的,但对其表述持批评态度。他心目中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但是,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后,毛泽东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看法逐渐偏离了正确轨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一步完善了"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紧紧把握住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全面、准确地概...
-
作者:何燕生(1)
作者单位:(1)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
摘要: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译介和传播,至隋唐得到蓬勃发展,相继形成了具有中国思想特色的宗派,开创了中国佛教的新纪元。宋元以降,佛教开始走向衰落,迨至明清,更是每况愈下,纵有几位高僧仍在各立门庭,但大都是承袭前说,并无新的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