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波(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哲学系
摘要:本文将分析哲学置于与中国哲学的横向比较中加以评价,作者认为,对于中国哲学来说,分析哲学中最有价值的是贯穿其全部工作的理性精神,具体表现为:1.关注语言;2.尊重科学;3.运用现代逻辑;4.拒斥终极真理。中国哲学要在分析哲学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既充分吸收分析哲学的长处。
-
作者:薛敬孝(1)
作者单位:(1)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
摘要:本文认为,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和国内产业空心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竞争力发生相应变化、以及产业结构软化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一系列结构性调整过程中,日元的趋势性升值是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素。文章分析了趋势性日元升值推进日本产业结构性调整的内在机制。
-
作者:袁良骏(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摘要:新旧文学的交替和香港新小说的萌芽袁良骏关于香港新小说的萌芽时间,以往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在1928年前后,本文提出了新见解,认为应该是1924年7月1日,其标志是《英华青年》的重新创刊。本文在探讨香港新小说的萌芽时,对香港的政治、文化环境做了考察,对香港...
-
作者:娄永清(1)
作者单位:(1)广西大学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认为,相对性范畴的内涵至少包含相互联系的五种规定:(1)对立依存性,这是相对性的基础与根源的规定;(2)条件制约性,这是它的本质和内容的规定;(3)流动变化性,这是它在存在方式上的规定;(4)比较区别性,这是相对性在研究思路上的规定;(5)尺度选择性,这是它在认知倾向上的规定。相对性范畴具有独特的功能,概括而言,它是范畴之纲轴,活动之法宝,理论思维的“神髓”,进步人类的挚友。迄今为止,人类在性格和智慧上的弱点,主要地表现为偏激和绝对,学习、应用相对性的原则、方法,有助于避免、克服这些弱点。
-
作者:赵学增(1)
作者单位:(1)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
摘要:本文认为,依据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外延增长和内含增长是一个多元化的概念,其判定依据可以与资本价值增减有关,也可以与资本价值增长无关。而且,在每一种外延增长与内含增长的选择依据上几乎是不重合的。在不同的条件下,充分考虑到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及其社会供给的特殊优势,生产要素的历史发育水平及其融入市场和并入资本的历史水平,要素组合所追逐的效益,以及经济增长受法律保护的历史程度等因素,依照在经济上效益最大化所做出的任何实现经济增长的选择都是合理的。基于上述原则,作者强调指出,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
作者:张涌泉(1)
作者单位:(1)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
摘要:《汉语大字典》和《中华字海》是收载汉字最多、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两部汉字字典。但其中俗字条目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作者在对汉语俗字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收字、定形、注音、考释。
-
作者:白兆麟(1)
作者单位:(1)安徽大学中文系
摘要:建立“汉语通论”的新尝试《汉语学》,许威汉著。42万字。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出版。责任编辑:姚自力。早在1980年,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就提出过一种设想,即大学中文系关于汉语的课程,如现代汉语、汉语史、汉语方言等全放在汉语通论里。这一构想极...
-
作者:张二震(1)
作者单位:(1)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
摘要:一部弘扬中国传统优秀管理文化的好书《华夏管理文化精粹》,蔡一著。30万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责任编辑:孙乃彬。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蔡一先生,在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研究方面颇有建树。198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曾出版了他的专著《中国古代经济思...
-
作者:朱汉国(1)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摘要: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科学总结《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徐宗勉、张亦工、徐思彦、杨群、黄春生著。42万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近读徐宗勉、张亦工等合著的《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深感这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理论价值,且富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史学...
-
作者:王生平(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摘要:玄林“新语”《王弼评传》,王晓毅著。30.9万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2月出版。责任编辑:蒋广学。写书作文,不拘一格,评传体裁,也非例外。看到王晓毅博士的新著《王弼评传》一书,采取了凸显晓白明畅的“传”而又不失逻辑严谨的“评”的样式,十分高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