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长域(1)
作者单位:(1)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摘要:中介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近年来才引起哲学界的重视。《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一年第二期发表的王鹏令同志的《论中介》一文,对中介问题的研究有不少独到之处,读了给人启发很大,但也有若干地方似经不住推敲,现仅就中介概念的含义问题谈一些不同意见。研究中介问题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中介,它的含义是什么?王文认为,中介概念就是一个反映不同事物间接联系的概念。对这一点,本人不敢苟同。我认为,在不同事物的直接联系之中也有中介现象的存在,中介概念绝不是一个单纯标承事物间接联系的概念,它也可以标示事物联系的直...
-
作者:于光远(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
摘要:本文原是一个讲话,带有引言性质,着重讨论了怎么样的生活方式是值得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问题,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消费水平,但是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创造自己的消费模式。本文认为,健康、愉快、舒适、能够发展自己才能的生活,并不要求象现在许多西方国家那样消耗那么多的自然界有限的资源。本文在讲到"贫穷困苦是不幸的"的同时,指出"富裕并不就等于幸福",并指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伦理关系,是人能够过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前提。
-
作者:詹承绪(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摘要:在云南省宁蒗县永宁地区的纳西族中,一九五六年民主改革以前,尚存在一部分母系父系血统成员并存的家庭。它是原始社会母系对偶家庭向父系一夫一妻制家庭转变的一种过渡形式。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根据实地调查,剖析和探讨了永宁纳西族母系家庭向父系家庭转变中的若干问题,对正确认识永宁纳西族的社会和历史,研究原始社会史和家庭发展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作者:厉以宁(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经济系
摘要:本文提出:智力投资是生产性投资,提高它的经济效果对于发展教育事业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智力投资的特点,适用于衡量物质生产领域投资经济效果的"投资回收期"、"净产值新增值"等指标,是不适宜评价智力投资经济效果的;但可以采用其它一些指标来衡量。本文探讨了提高智力投资宏观经济效果的途径,认为最重要之点在于作出正确的智力投资宏观决策;错误的智力投资宏观决策不仅会造成人力和物质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将延误人才的培养,使国民经济长期处于停滞、落后的状态。
-
作者:宦乡
摘要:本刊收到蒋学模同志的《按照列宁的原意认识帝国主义的垂死性》一文以后,曾送宦乡同志征询意见,他在复信中对"帝国主义垂死性"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现将宦乡同志的信发表,期待由此引起更深入的研究。
-
作者:沙健孙(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所属中共党史教研室
摘要:本文通过具体的史料分析,论述了周恩来同志对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史经验的总结。作者认为周恩来同志的总结,翔实精辟,具有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不仅在当时对统一全党思想起过重要作用,而且在今天对于我们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同样有着极大的教益。本文原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八一年第二期,经作者修改、订正后,本刊重新发表。
-
作者:蒋学模(1)
作者单位:(1)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
摘要:本文认为,对于列宁提出的"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这一命题,几十年来,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几乎都不是按照列宁的原意阐述的,而是按照斯大林一九二四年在《论列宁主义基础》中的观点来阐述的。本文通过介绍和分析列宁、斯大林的有关论述,认为无论就这一命题的基本内容或论证方法来看,列宁和斯大林的理论都是各不相同的。只有按照列宁的原意,才能认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新情况。
-
作者:毛希明(1)
作者单位:(1)中共陕西省委党校理训班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一年第二期发表的王鹏令同志《论中介》一文,从分析黑格尔哲学的中介概念入手,对唯物辩证法关于中介概念各种含义的规定作了说明。作者认为,在客观世界中,不仅任何两事物之间都通过其他事物为中介彼此联系着,而且每一事物内部的对立面之间有中介环节存在。文章结构严谨,说理透彻,读后很受启发。对《论中介》一文关于对立面之间存有中介环节的观点,我没有异议,只在何者成为中介环节的问题上提几点意见,以求教于作者。
-
作者:姜庆湘(1);萧国亮(1)
作者单位:(1)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摘要:本文主要利用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艺术形象和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的文献资料,对北宋汴京的城市经济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充分肯定二者对考察、研究北宋城市经济史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
作者:陈明寿(1)
作者单位:(1)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
摘要:骆耕漠同志在《列宁关于十月革命后四种交换关系的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年第一期)一文中,认为:俄国'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所实行的'余粮收集制','并不是把粮食、布匹和其它主要消费品无偿地拿来,又无偿地分配出去,不采取交换的方式;而是在国家控制下,不准私商参加,只由消费公社和合作社这种销售机构采取交换的方式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有卢布作媒介,受等量劳动交换等量劳动的规律所制约。'(第四一页)文中摘引了列宁的几段语录,着重说明实行'余粮收集制'等也'要讲价格、讲货币',也要用工业品与农产品相交换。这些引证是确凿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