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阮丹青(1);周路(2);布劳(3);魏昂德(4)
作者单位:(1)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2)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3)美国北卡罗兰纳大学社会学系;(4)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系
摘要:本文是中国城市社会网第一次系统调查研究的初步报告。作者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从社会网的规模、关系构成、紧密程度、趋同性、异质性几个方面分析了天津城市居民人际交往网络的基本状况,探讨了与美国讨论网的差异并作了原因分析。作者认为,天津城市居民社会网是以高趋同性、高紧密性为特征的,亲缘关系和业缘关系在社会网中占重要地位。与美国讨论网相比,它的规模比美国的要大一倍.异质性方面低于美国,业缘关系的地位则比美国要高得多。造成中美两国社会网差异的重要原因是由于中美两国社会结构的不同。
-
作者:申政武(1)
作者单位:(1)吉林大学法学院经济法系
摘要:本文指出,人格权成为独立于人身权的一项法律权利是现代侵权行为法的重要特征,它标志着法律日益重视对权利主体社会心理方面的保护。由此,对权利主体在身体和精神方面的自由和完整性的侵害便构成了对人格利益的侵犯。而进一步从法律技术入手,通过一定的中介,使人格利益物化为财产利益,就可以使这种非财产损害在民法上得到以拟制恢复为手段的财产补偿。在此基础上,文章就我国民法采用何种方式确定人格利益范围,确认人格损害及评价赔偿数额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探讨。
-
作者:袁行霈(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中文系
摘要:本文把陶渊明放到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中,通过对其几次任履的考证论析,说明诗人和当时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关系、他对当时一些重大政治事件的实际态度以及他在从政期间真实的心理状态,力图再现一个"真实的、立体的、活生生的"陶渊明的形象,并由这个典型看到中国封建时代一类知识分子共同的幻想、彷徨和苦闷。作者重点考察了陶渊明的第二、三、四次出仕,认为陶渊明于晋安帝隆安二年入桓玄军幕,元兴三年入刘裕幕任镇军参军,义熙元年入刘敬宣幕任建威参军,几次投身于晋宋之际的政治漩涡中。他在政治斗争中不是一个风云人物,但也不甘寂寞。仅仅...
-
作者:公丕祥(1)
作者单位:(1)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
摘要:本文具体论述了马克思法哲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着重阐述了它在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方面的基本内容。作者认为,马克思法哲学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具有高度科学性和强大生命力的理论体系。要繁荣和发展中目的法哲学研究,就必须深入研究马克思的法哲学思想.准确系统地把握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科学性和党性,并在当代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法哲学思想。
-
作者:何祚庥(1)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
摘要:本文以对话的形式讨论了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能否为一种怀疑知识的客观性的"认识的主体论"提供科学基础的问题。文章认为,我国现代物理学的哲学解释中的确存有唯心主义思潮,从根本上说是受到国际物理学的唯心主义思潮的影响,直接的原因则是由于从通俗小册子里摭拾片言只语,再加上想当然地理解或曲解了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的客观内容所致。文章引用了有关文献对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的科学内容进行正本清源,有说服力地回答了各种唯心主义观点向唯物主义哲学的挑战,并且还向现代物理学的唯心主义哲学解释进行反挑战。
-
作者:任继愈(1)
作者单位:(1)北京图书馆
摘要:禅宗神秀北派因受惠能一派的排挤、曲解,长期被淹没。本文根据近在敦煌发现的神秀著作手抄本《观心论》以及敦煌手写佛典文献《无心论》、《绝观论》,论述了北宗神秀一系确立时期的概貌。文章对北宗禅提出的"无心论",北宗禅对五戒、六度的解说和关于习禅方法的主张进行了考察,认为,禅宗南北两宗的宗旨差别并不很大,南北之争实系政治地位之争。文章指出,神秀北宗一派因长期接近政府中枢。取得帝王及贵族上层的支持,得以发展,出现了许多有名望的禅师;北宗的宗教倾向又受政府帝王贵族的影响较多。关于禅宗的流布,文章认为,禅宗适应于汉地文化...
-
作者:谭崇台(1)
作者单位:(1)武汉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考察了10年来我国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文章指出,发展经济学所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我国长期以来在经济建设中力图解决而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因此把发展经济学引入我国很有现实意义。对发展经济学既不能不屑一顾,也不宜无所取合地照搬。我国在对发展经济学的借鉴吸收中,有得也有失。主要的失误是:把诊治需求约束型经济病症的处方当作了促进资源约束型经济发展的良药;未能注意发展经济学对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的对比论证.在模式转换过程中出现了偏重于市场调节而淡化计划管理的倾向:未能注意发展经济学对农业重要性的论证,重工轻农...
-
作者:朱晓进(1)
作者单位:(1)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摘要:本文对鲁迅艺术活动的文化目的及其与传统文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鲁迅是在中国文化的转换时期带着整体文化革新的目的来从事文艺活动的。他自觉地把文艺活动摆在整个文化革新和社会革命的从属地位。文章从这一角度出发,对于鲁迅的艺术选择、对传统文学与文学传统的态度、方法以及鲁迅与时代的关系等,进行了考察、辨析和阐述。作者认为,鲁迅这方面的做法与实绩,作为一种精神遗产,能给人们以诸多启迪。
-
作者:杨继瑞(1)
作者单位:(1)四川大学经济系
摘要:本文指出,我国现行的城市土地无偿使用制度存在严重弊端,不但抑制了城市地产业的发展,阻塞了国家一项重要的财源,而且造成了普遍的土地投机和浪费行为。作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土地使用的有偿性是土地公有制的两类性、城市土地的差异性、城市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客观性、城市土地需求的竞争性以及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社会主义城市土地不但应有绝对地租,而且应有级差地租及垄断地租。文章对城市地产采取有偿使用的制度和实行商品化经营、以及如何开放社会主义地产市场...
-
作者:马文峰(1);单少杰(2)
作者单位:(1)安徽师范大学政教系;(2)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摘要:本文认为,对中国古典直觉思维应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来考察。在形式上,中国古典直觉思维表现为一种直接性思维,即思维主体对于对象的直接把握。这种直接把握具有突发性、超逻辑性和超语言性。在内容上,中国古典直觉思维主要是一种整体性思维。其一,思维主体本身作为整体而进入思维过程,即思维主体以全部身心,调动知、情、意等一切内在方面来把握对象;其二,思维主体与思维对象作为整体而进入思维过程,常常表现为一种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内外合一的整体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