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佟柔(1);史际春(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
摘要:所有权的结构及其历史考察表明,所有权的本质乃是将所有人的意志体现在所有物的利用和处置上,所有权的各种权能都可以同所有权发生分离;现代资本主义股份公司财产所有权系归属于以大股东为代表的所有人。作者认为,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决定了改革不能削弱和取消国家所有权,国家所有权同企业经营权的分离,使企业经营权成为连接公有制和商品经济的唯一法律媒介。而要达到实现国家所有权的目的,就必须创设企业经营权为新型法定物权,使之能够对抗非有关国家机关和有关国家机关非依法进行的干预,从而实现其社会目标与自身利益两者...
-
作者:况浩林(1)
作者单位:(1)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
摘要:在古代,西欧、印度及中国内地各种宗教的寺庙都曾拥有大量士地和资财。迨至近代,这种情况已不多见。但是,在藏族地区,藏传佛教的寺庙经济在近代却有突出的发展。本文从这些寺庙对土地、牧场、牲畜的古有和主要剥削方式,寺庙的高利贷、商业等收入,寺庙内部的分配和寺属农牧奴(民)的生活,寺庙经济在藏区经济中的导向作用等方面对近代藏族地区的寺庙经济进行了系统考察。作者认为,近代藏区寺庙经济的发展再次证明了,最适合寺庙经济生长的社会是封建社会。
-
作者:郑宗寒(1)
作者单位:(1)《求是》杂志社经济部
摘要:本文对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问题作了较系统的分析。作者认为,建国以来,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三个主要特点:每年平均的增长速度较高;主要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较快,但不够平衡;出现了一批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但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的绝对水平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作者认为,提高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不仅对于增加产出,缩短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有重大现实意义,而且对于降低投入,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促进我国工业向集约化经营发展,也有直接意义。文章阐述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与节约物化劳动的关系,...
-
作者:陈来
摘要:由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编辑的《张岱年文集》第1卷已经问世,其它各卷也将陆续出版。这部文集为学术界研究张先生的哲学思想提供了完整的材料,我以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张先生哲学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是在研究了30年代最新哲学思潮(新实在论、逻辑分析哲学和新唯物论)与中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寻求一个新的综合。这个综合简单说来是"罗素、列宁、孔子的三流合一",即以辩证唯物论为基础,吸收逻辑分析方法,并结合中国哲学的优良传统特别是人生理想,以形成一个具有解析形式、理想性格的新唯物论哲学。30年代初,张先生即认为辩证唯物论(当时又称...
-
作者:裴程(1)
作者单位:(1)巴黎高等实验研究院
摘要:"解释"作为一个独立的认识论问题的提出起始于施莱马舍。海德格尔第一次从本体论的立场探讨了解释的根本问题,使之由"怎样理解"转变为"什么是理解的存在意义"。"后海德格尔"解释学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在更新的层次上开始由本体论向认识论回归,而利科即是这种回归趋向的推动者。本文认为:现象学对利科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由实在向意思的还原;第二,语言相对于直观的从属性。但是,利科并不简单地把语言排斥在解释之外,而是把符号学和语义学作为解释的两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由"解释本文"到"本文解释"的过渡体现了利科区别于心...
-
作者:李春秋(1)
作者单位:(1)长沙炮兵学院政教室
摘要:读了洪韵珊同志《对社会主义所处时代的重新界定》一文(《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颇受启发。但对其中一些论点不敢苟同。洪文认为:现实社会主义不是取代资本主义的未来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我认为现实社会主义是取代资本主义的未来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一、现实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对象,总体上就是资本主义。洪文否定现实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一个理由是:现实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对象总体上不是资本主义。
-
作者:杨德明(1)
作者单位:(1)国家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中心国际组
摘要:本文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是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它有两翼:经济发展战略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前者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后者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二者共处于一个矛盾统一体——经济发展模式之中。文章认为,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公式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经济目标+以发展内向型经济为主、外向型经济为辅,以高技术产业为前导,以传统重化工业为基干,以农村经济现代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实行强有力的国家干预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
-
作者:郭国灿
摘要:在同中世纪封建生产方式激烈搏斗中成熟起来的资本主义的大生产,以及民主政治制度和文化精神在近代对西欧、北美以外的封建国家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所导致的资本主义近代化("早期现代化")过程在近代中国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回应和结果呢?章开沅教授主持的中外近代化比较研究这一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对此做了较深入的研究,《离异与回归》就是作者富有新意的作品。现代化与发展的课题在五、六十年代就已成为西方学术界的"显学",并且形成了社会学的、经济学的、政治学的以及激进发展主义的多种现代化学派,而韦伯斯特、罗斯托、亨廷顿。
-
作者:崔清田
摘要:《中国逻辑史论》(下称《史论》)是我国近年来以专论文章汇编形式出现的第一部有关中国逻辑史研究的个人专著。通读全书,它在以下几方面给人以深刻印象。一、着眼关键,独创一格。中国逻辑史的重要时期之一是先秦。先秦时期,由于波澜壮阔的名辩思潮的推动,各学派都注意了对名辩问题的思考。儒家倡正名以正政之说,使名辩附属于政治伦理的要求,甚至以礼、义压抑名辩,阻碍了中国逻辑科学的发展。名、墨两家反儒家之道而行。名家学者从"历物之意"入手,注重名的逻辑分析与名实关系的考察,走了一条"名辩逻辑之路"(钱穆:《中国思想史·自序》)。这...
-
作者:张寄涛
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理论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空气,尤其是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的提出,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出关梦觉主编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一书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该书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侧重研究和讨论了经济发展与改革的问题。我认为该书的许多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