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运富(1)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摘要:本文认为,将战国文字按国别分为若干“系”并认为各系之间具有各自不同的“地域特点”是难以成立的,因为文字材料范围不等于文字符号系统,文字集合中所具有的现象不等于该集合体的特点,个体字符或局部风格的差别不足以反映整个字系的变化,汉字发展史的研究应该通过全面描写和系统比较来进行。实际上,战国文字国别之间的差异属于局部书写风格或个体字符字样的不同,从本质特征和总体上来说,战国文字仍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系统。秦始皇的“书同文”只是在战国文字系统内部作了异写异构字的规范,并非从整个系统上用一种文字取代另...
-
作者:蔡曙山(1)
作者单位:(1)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摘要:语用逻辑是言语行为理论的逻辑分析工具和逻辑分析系统。本世纪中叶,奥斯汀创立了言语行为理论。1985年,塞尔和范德维克建立了一个非形式的语用逻辑体系。本文通过分析奥斯汀和塞尔的工作,明确了语用逻辑的研究对象,并对语用逻辑作了形式化的研究。在语形研究方面,作者构造了命题语用逻辑的形式公理系统PF,在PF中证明了语用逻辑的三类定理:关于语用行为的定理、关于条件的语用行为的定理和关于语用力量的定理。在语义研究方面,作者构造了语用逻辑的语义模型,给出了系统的语义解释。在元逻辑的研究方面,作者证明了PF的...
-
作者:丛明(1)
作者单位:(1)国务院研究室财金贸易研究司
摘要:本文认为,80年代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沿着“放权让利”的主线,对地方、企业实行包干制,对促进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进入90年代以来,财政体制由包干制改革为分税制,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财政体制。财政在支持改革与发展的同时,其自身困难日益突出,赤字和债务规模越来越大,振兴国家财政已成为当务之急。展望世纪之交,财政改革与发展仍面临一些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关键是要把握好机遇和制定好政策。对此作者强调,我国应走以内含为主的扩大财政规模的路子。要妥善处理好国家财政与国有企业的关系,为...
-
作者:沈骊天(1)
作者单位:(1)南京大学哲学系
摘要:宇宙的辩证发展决不会终结——与郝宁湘先生商榷《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读者评议栏发表的郝宁湘先生《“热寂说”真的终结了吗?》(以下简称郝文)对同刊1995年第5期发表的拙文《微弱的有序与强大的无序》(以下简称拙文)提出了若干问题,读后深有所感。...
-
作者:冯小双;李海富
摘要:加强学科建设回应伟大时代——“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学术讨论会综述冯小双李海富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综合编辑室于1997年5月21日召开了“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学术讨论会,部分在京社会学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或提供了书面发言。会议回顾了1979年以来...
-
摘要:图书评介理性审视的见证《易学与道教文化》,詹石窗、连镇标著。32万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责任编辑:施国忠。《周易》是我国最为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素有“群经之首”称号。千百年来,众多学者投入大量精力进行考索研究,从而形成解释、发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