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易风(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
摘要:本文指出,学术界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上的争论,至少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一是资源配置说,一是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说。从经济思想史上看,两种观点的根本分歧,实际上是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的根本分歧。为了弄清分歧之所在,本文分别考察了马克思关于《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规定和罗宾斯关于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规定。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是马克思运用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所得到的科学结论。由此可以顺...
-
作者:张志铭(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摘要:把法律解释单列为一种权力,并在不同的国家机关之间对这种权力进行分配,构成了中国的法律解释体制。本文以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法律解释的决议为线索,从规范、事实和观念三个层面,对这一体制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据此将其基本特点概括为三,即部门领域内的集中垄断、部门领域间的分工负责和立法部门(全国人大常委会)主导。文章基于这一体制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探讨了其自身设计的合理性。作者指出,1981年解释决议构建了解释体制的基本框架,但它在解释权的主体、内容和对象等方面存在着与宪法和基本法律有关规定...
-
作者:李路路(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摘要:本文通过对私营企业主群体个人背景与企业成功之间相关因素的分析,揭示了在中国渐进式改革的背景下,在新旧两种体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中,私营企业的发展是双重机制作用的结果。
-
作者:李林(1,2,3);吴玉章(1,2,3);杨海蛟(1,2,3)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2)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3)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摘要:本文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从理论上论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四个特点:国体和政体的统一;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和社会民主的统一;一党领导和多党合作的统一;形式与内容、原则与实践的统一。认为它同资产阶级民主有本质的区别。文章最后指出,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民主的发展。市场经济对民主建设的推动,不仅是有形的,而且是无形的;不仅是当前的。
-
作者:陈先达(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摘要:本文认为,对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要正确认识它的当代价值,必须从它的作用方面有所区别地具体分析。对西方发达国家,它具有文化交流的作用;对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它起着道德教化的作用;对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而言,它发挥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这包括: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文中,作者对文化冲突论、文化本土化、文化保守主义等观点作了分析与批评。
-
作者:杨义(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摘要:本文对道家文化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复杂关系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中国现代作家像鲁迅、胡适、郭沫若、梁实秋、林语堂、周作人和沈从文等都与道家文化有着不解之缘,他们对道家文化贬抑者有之,批判者有之,重新诠释者有之,默默吸收者亦有之;尽管道家文化有着不少消极面,但它确实给中国现代文学文化带来了丰富的智慧和独特的魅力,丰富了剧烈变动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的精神素养和艺术表现形式。
-
作者:韩世隆(1,2)
作者单位:(1)四川联合大学对外经贸系;(2)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摘要:本文认为,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和一体化是跨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四大趋势,是贯注各国家、地区、区域集团经济发展各方面的四条主线。文章系统全面地论述了这四大趋势在世界经济学上的确切含义,阐明了四者的相互区别和联系,揭示了它们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其所表现出的特点。
-
作者:李衡眉(1)
作者单位:(1)烟台师范学院历史系
摘要:本文根据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的新成果,结合文献材料,对三皇五帝的时代做了比较具体的界定,认为三皇时代是“以石为兵”的旧石器时代,凡神农氏以前的传说人物,均可视为这一时代的氏族代表;五帝时代的黄帝处于“以玉为兵”的新石器时代,婚姻形态属于母系氏族的对偶婚时期,大体与仰韶文化同步;其后的顼、帝喾处于新石器时代的父系制阶段,大体与大汶口文化中后期的情况相符;到五帝中最末两位的尧、舜时代,已属中国氏族社会末期,即将迈入“以铜为兵”的文明门槛了。
-
作者:郭英德(1)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摘要:本文从明中后期传奇戏曲的兴起与文化权力的下移的相互关系入手,论证传奇戏曲兴起的时代意义。作者认为,从明代成化至万历年间,文人自我意识的高涨和主体精神的张扬,促成了不可抑止的文化权力下移趋势,以文人为主角的社会文化模式取代了以贵族为主角的社会文化模式。文人自觉地将重建新型的文化传统的努力移位为对新型文体的探求,以确立自身作为历史主体的价值和地位。南曲戏文因其独具的民间性、感染力和可塑性首当其选。明中后期文人以艺术传统为渊源,以时代文化为活力,从剧本体制和语言风格两方面对南曲戏文的艺术体制进行了彻...
-
作者:杨先明(1,2)
作者单位:(1)云南大学经济学院;(2)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
摘要:本文认为,东亚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在较低劣的初始条件下实现了非标准结构模式的成功发展,并且创造了自工业革命以来最高的增长速度。文章比较、评价了明特-拉尔的因果关系模型和石川滋的发展总过程模型,揭示了构成发展的基本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指出文化渊源与东亚经济实绩的取得并不存在直接的相关关系,体制变革以及由此形成的制度环境在发展机制中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文章评述了部分美国学者对东亚经济发展前景提出的置疑,肯定了东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这一发展经验的可共享性,并从政府的作用和范围、制度与增长的一致性、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