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琮(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摘要:本文认为,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各国对教育和培训事业的改革和加强、对微观企业制度和宏观经济管理方式的变革、经济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等诸多方面来看,随着新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再次显现出一些不同以往的阶段性特点,即信息业正在发展壮大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产业部门,工业经济正在向信息经济转化。为适应这一新的变化,资本主义企业在所有制、组织形式和规模结构、运作方式和管理体制诸方面都有所革新,同时各国也都在对传统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尽管这些改革和革新必将导致各国...
-
作者:汤一介(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哲学系
摘要:辩名析理是郭象注《庄子》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魏晋玄学通用的方法。本文从辩名析理与魏晋时期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着手,分析了辩名析理这一方法的基本内容、产生的学术背景、时代特色及郭象的具体运用和这一方法在郭象构筑其“崇有”“独化”思想体系中的意义。作者提出,通过对中国传统注释经典方法的研究和梳理,总结发展出可与西方现代解释学对话的。
-
作者:曾毅(1,2);舒尔茨(1,2)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2)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
摘要:本文运用生命表分析方法和罗吉斯特多变量回归分析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对生育率的影响。作者指出,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在前期(1982—1984年)削弱了较早实行改革地区的生育控制。而在后期(1985—1987年),则使较早实行改革地区的生育控制相对得到了加强。与较晚或未实行改革地区相比,较早实行改革的地区在1985—1987年间因计划生育政策放宽引起的生育率回升幅度较小,有的甚至继续下降。作者对于这一实证研究结果给予了理论上的解释。
-
作者:杨义(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摘要:本文认为,屈原的《天问》就是“天”在这里作为游离诸多责任纠缠的发问主体和屈原的代言人,以理性解构神话和重评历史,又以诗性智慧重组时空形式。《天问》的诗学机制和结构形态的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汲取了楚国祠庙壁画表现形式的养分,创造了一种处于有序与无序之间的双构性诗学结构形态。这是一个综合了时间顺序和寓意结构的与天人之道相通的宏观结构。作者据此对《天问》的内容、特别是历来令人备感困惑的若干片断进行了梳理,具体剖析了《天问》的寓意结构和时空联结方式,指出《天问》难免存在“错简”,但不能在没有可靠证据的...
-
作者:王玉(1)
作者单位:(1)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摘要:在价值哲学一百年来的历史发展中,各国学者对价值哲学理论作了多方面的探讨,但在价值本质、价值评价、价值与事实的关系等问题上,长期争论不休,未得到正确的解决。本文认为,邓小平从60年代初开始,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思想运用于哲学价值领域,科学地揭示了价值的本质,解决了价值评价的客观性问题及事实与价值的统一问题,并坚持价值多元性与一元性辩证统一的思想,为价值哲学的科学化奠定了基础,使价值哲学从探索、迷惘走向科学。
-
作者:张西平(1)
作者单位:(1)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
摘要:本文阐述了卢卡奇浪漫主义哲学思想的来源、基本内容及其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并以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为依据对它进行了分析、评判,认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是以多数人的牺牲为代价而显示其巨大的历史进步性的,卢卡奇对工业文明的批判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理性所造成的危机的反映。在这一意义上,卢卡奇的浪漫主义哲学至今仍有其深刻的一面;而其不足之处在于它没有看清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这个复杂的矛盾体,把批判的矛头仅针对科学而忘记了导致危机的社会根源。在这一问题上,卢卡奇与马克思的区别在于:前者因现实的苦难就否认了现实的...
-
作者:江瑞平(1)
作者单位:(1)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
摘要:现代化研究的中国化《中国现代化导论》,刘永佶著。40万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责任编辑:任文京。一般认为,现代化研究始于60年代,源于西方,是西方现代社会科学的一个独立组成部分。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伴随对西方社会科学的引进和介绍,现代化...
-
作者:王列生(1)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中文博士后流动站
摘要:本文认为,在世界文学的语境下,民族文学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既超越“自律”也超越“他律”,从而在“共律”状态中实现“内聚”和“外纳”的文化积淀,既着力于“外倾性整合”也着力于“内倾性新构”,从而在“竞争”格局中获得“言说优势”。“民族性”和“世界性”已跨越古典时代的意义,这一关系已转化为“分工”和“优势”,所以,民族文学的建设与繁荣,也就必须寻求新的理想形态。本文学理性设定的所谓“万向自转模式”
-
作者:何中华(1)
作者单位:(1)山东大学哲学系
摘要:阿拉伯哲学意蕴的再揭示《阿拉伯近现代哲学》,蔡德贵、仲跻昆主编。23万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责任编辑:牛其贞。《阿拉伯近现代哲学》是继蔡德贵先生于1992年出版《阿拉伯哲学史》之后,我国学者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成果,是对阿拉伯哲...
-
作者:王士录(1)
作者单位:(1)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
摘要:揭开泰族起源之谜《泰族起源问题研究》,陈吕范著。27.8万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出版。责任编辑:侯瑞云、李惠铨、刘钦、李向阳。陈吕范教授的《泰族起源问题研究》的出版是国际泰学界的一件大事,它起到了拨开历史迷雾改变泰国历史教科书内容的作用,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