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朱玲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掌握的档案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 ,描述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村基本医疗保健制度的变迁及经济体制转型期间乡村人口在获得健康服务方面遭遇的困难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供选择的政策干预手段。文章表明 ,基本医疗服务广泛的可及性和政府对群体预防活动的强有力支持曾经是中国农村健康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原因。目前乡村人口在医药供给并不短缺的情况下 ,却出现了看病吃药既不便宜又不方便的问题 ,可以说是部分地丢失这一传统的结果。它表明 ,预防医疗保健是一个不能简单听凭市场调节的领域。这些问题的解决取决于...
-
作者:吴忠民
摘要:本文认为 ,公正是社会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与准则 ,是一个与公平、平等等理念既有所区别又有所联系的理念。现代意义上的公正理念的主要依据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理念依据 ,包括平等理念、自由理念和社会合作理念 ;另一类则是现实依据即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现代意义上的公正的主要内容和规则表现在四个方面 :1 基本权利的保证 ;2 机会平等 ;3 按照贡献分配 ;4 进行一次分配后的再调剂。本文还对公正的几个规律性问题进行了分析 ,包括公正规则的整体性、公正具体规则之间的优先次序以及公正的规则与其实际兑现之间的差距等问题。
-
作者:李强
摘要:本文对北京地区职业声望调查 ( 1 997— 1 998)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 ,我国与国外多数国家的职业声望评价有明显的差异 :职业声望评价的一致性低于这些国家而冲突性、分裂性又高于这些国家。作者认为 ,社会转型时期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念体系及社会规范是导致人们产生分裂性社会评价的根本原因。文章进一步指出 ,所谓职业声望评价实际上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舆论 ,职业声望对金钱和权力起着平衡和纠偏的作用。声望地位与金钱地位和权力地位相抗衡 ,三者的合力决定着人们真实的社会地位。
-
作者:倪梁康
摘要:本文通过对现象学运动百年历史的总结性回顾 ,探讨了现象学的基本意义 ,认为现象学首先是一种建立在直接直观和本质认识上的严格的哲学方法。同时 ,现象学又是一门新型学科 ,从研究对象来看 ,它位于逻辑学与心理学之间 ,主要描述和分析它们之间的构成与被构成关系 ;从研究方法来看 ,它位于实证主义与形而上学之间 ,为二者都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从思维风格来看 ,它位于思辨哲学与诗化哲学之间 ,其影响不逊于二者。现象学的总体特征是放弃建构系统的意向 ,致力于扎实的基础工作。它与近代中国唯识学复兴运动在严格的治学态度和求实的研究风...
-
作者:章清
摘要:所谓“传统”只是后人赋予的 ,并非对传统具象的了解。构成传统最重要的是它所拥有的一些经典 ,并具体反映在读书人的知识来源上。基于此 ,或许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 2 0世纪中国传统的失落 ,以及失落的究竟是什么 ?透过《新青年》文本可知 ,五四一代关于传统的立场 ,主要体现在不把传统作为政治制度合法性的知识资源 ,传统也因此呈现由“知识资源”向“学术资源”的过渡。自五四迄于今 ,文化传统由各种“经典”向抽象化的象征符号过渡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受到知识分子文化养成以及历史境况的影响 ,从中可见中国知识分子无论是批判传统还...
-
作者:高翔
摘要:如何衡量清前期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是清史研究的一个基本课题。本文在对近代化理论和方法做出自己的解释的基础上 ,分析了清前期中国社会转型的三个特征 :政府对基层社会政治控制的松弛化 ,以及普通百姓人身自由的扩大 ;商品经济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 ;与上述变化相适应的反传统观念的兴起与传播。作者认为 ,清前期的中国社会在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态势。研究中国近代化史 ,不能置鸦片战争以前的发展成就于不顾 ,不能将 1 84 0年前后的中国历史截然割裂。和西方社会比起来 ,清前期中国社会的变革是缓慢的 ,但并未止步不前 ;...
-
作者:张建伟
摘要:本文试图对当代西方经济学发展中的现实主义运动进行考察 ,尤其关注了该运动中较有影响的制度主义思潮 ,并对这场运动所体现出的各流派的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进行着力刻画。在这种背景下 ,以现实主义理念为线索 ,以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为切入点 ,回顾中国经济学 2 0年发展所取得的理论成就和不足 ,并揭示中国经济学在探索和解释中国改革和发展两大现实问题方面所体现出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经济学本土化的努力 ,从而试图对中国经济学在 2 1世纪的发展作出前瞻性的思考。
-
作者:贾春新(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认为 ,中国的经验与经典的金融深化理论有许多不吻合之处。从中国的经验看 ,尽管金融自由化取得了较大进展 ,但总体上金融仍处于压制状态之中。中国的金融深化过程 ,主要表现为金融增长 ,如金融资产与金融机构的增大 ,而市场化金融的发展明显滞后。这种高金融增长主要是经济自由化的结果 ,并与财富再分配密切相关 ,但与银行的大量不良债权没有多少关系。文章还指出 ,中国金融深化的进程中确实存在储蓄效应与投资效应 ,但这与“渠道效应论”无关 ;
-
作者:郭克莎(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摘要:本文从我国工业化的特殊性出发 ,以人均收入水平为主、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为辅来分析工业化进程 ,认为当前我国的工业化只处于中期阶段的上半期 ,但产业结构偏差和工业结构升级缓慢 ,影响了工业化中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增长质量的上升。因此 ,现阶段推进工业化的模式应该是 ,通过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来带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水平较快提高 ,消除人均收入水平与工业产出比重不协调而产生的需求制约 ,以支持工业化阶段的演进和经济较高速稳定增长 ;同时 ,通过加快体制改革促进市场化、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加快装备工业发...
-
作者:苏力(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法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司法个案的分析指出 :( 1 )习惯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司法实践中实际起着重要作用 ,在特定情况下 ,甚至可能置换制定法 ;( 2 )习惯影响司法的途径是案件当事人以及法官对相关利益的追求 ,在这一过程中 ,他们会交错利用制定法和习惯 ;( 3 )因此 ,对习惯之变迁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