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洪治纲(1)
作者单位:(1)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无论是作家的主体精神建构、具体的创作实践还是读者的审美接受,新移民文学都紧密地融会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格局之中,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新移民文学也有其自身的"异质性":在审美内涵上,它呈现出强烈的济世情怀、载道意愿和多元文化的混杂性等特征;在审美形式上,它体现出鲜明的寓言化倾向、敏锐的空间意识、多变的文化视角等特点。新移民文学的强势崛起,既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资源,拓宽了中国当代作家的审美视野,也推动了中国文学不断融入世界文学之中。
-
作者:陈嘉明(1)
作者单位:(1)厦门大学哲学系
摘要:胡塞尔现象学的心理学把现象定位于"纯粹意识"。它以"契合性"作为感知的标准来论证把握心理现象的可靠性。隐性的心理现象能否被我们"契合地"感知,是否具有"绝对的所予性"与"明证性",值得商榷。与基础主义类似,胡塞尔求助于一种直观的直接所予。对意识现象而言,概念因素的介入否定了感觉内容与感知对象之间的直接同一性。如此一来,胡塞尔所要确立的感知的"契合性"标准便难以成立,与之相关联的"绝对性"和"明证性"的证明亦复如是。胡塞尔的本质直观理论是以亚里士多德式的"类"的本质观为依据的,他把本质视为一种直接性,没有认识到本质的间接...
-
作者:张政文(1)
作者单位:(1)黑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哈尔滨150080
摘要:德意志审美现代性话语是近代以来德意志历史发展的自我显现,由德意志自然、历史、社会、思想共构的德意志文化生态,统摄着德意志审美现代性话语的历史命运,也现实地决定着德意志审美现代性话语的本质特征。德意志由文化立族,新教精神是德意志的民族意识、思想观念、文化理解、生活经验的灵魂。由市民社会孕育、养成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文化制度等德意志市民文化生态情境,极大地决定了德意志审美现代性话语的形态。德意志启蒙思想中的感性确立与美的独立、理性主义调整与价值理性的生成、艺术公共性的建立三大思想情致,是德意志文化生态...
-
作者:李世刚(1);尹恒(1)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5
摘要:基础教育财政支出"以县为主"体制的有效性,取决于支出外部性和偏好异质性间的权衡。造成支出外部性的主要原因包括外溢效应和竞争效应,它们都使得县级财政基础教育支出偏离有效率的水平。但它们引起的支出相互影响的性质却是不同的:前者是支出相互替代,后者是支出竞次。利用县级财政的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相邻县的财政基础教育支出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外溢效应是产生基础教育支出外部性的支配性因素。为了纠正基础教育财政支出偏低的状况,上级财政应该承担更多的基础教育支出责任。
-
作者:黄健(1);邓燕华(2)
作者单位:(1)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副教授成都611130;(2)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成都611130
摘要:利用200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与2008年英国全国儿童发展研究数据,在微观层面探讨高等教育与社会信任的关系。研究发现,中英两国的高等教育都有效地促进了社会信任的形成,但具体作用机制存在显著差异。在中国,高等教育以其经济效应机制作为影响社会信任形成的主要途径,而英国的高等教育却主要经由非经济效应机制,即通过加强个体对价值规范与制度安排的认同而作用于社会信任的形成。这一结论对中国高等教育建设与社会信任培育具有启示意义。
-
作者:左希迎(1);唐世平(1)
作者单位:(1)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摘要:理解复杂的国家行为需要更为精细的战略行为研究。若要在研究上吐故纳新,应该突破当前的方法论瓶颈,充分利用多元的研究方法,探讨各变量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构建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这首先需要将战略行为分为战略评估、战略决策、战略动员和战略执行四个阶段,然后需要厘清影响每个战略行为阶段的作用因素,并基本把握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理解国家战略行为的初步框架将有助于推动战略行为研究的深入发展。
-
作者:张明楷(1)
作者单位:(1)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100084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风险的增加,并不必然导致被允许的危险的法理。被允许的危险的存在,并不必然要求采取新过失论,而且新过失论存在诸多缺陷;采取修正的旧过失论是我国当前的应然选择。与具体事例无关的被允许的危险,只是立法政策问题;主张被允许的危险阻却构成要件符合性的观点,混淆了立法政策与构成要件符合性的判断。被允许的危险,既不可能成为阻却违法的一般原理,更不可能成为具体的违法阻却事由;危险被允许,并不意味着实害被允许,被允许的危险的法理没有充分根据。违法性的本质是法益侵害,行为是否具有侵害法益的危险,应当进行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