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尚永琪(1)
作者单位:(1)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宁波315211
摘要:汉唐是奠定中华形象认同核心内涵和凝聚力的重要王朝,也是东亚古代世界影响力和辐射力最强的两个王朝。西汉王朝在开通西域过程中对国马资源谱系的完善构建,提高了汉代国家疆域管理的移动性能力,保障了汉王朝的幅员辽阔,奠定了“汉”国号的核心文化凝聚力。唐王朝踵继秦汉北朝而充分发挥了“胡苑之利”的地理资源与技术优势,促成恢宏壮阔的大唐气象,并持续影响了周边古代国家的发展历程,扩大了汉文明儒家文化圈的世界影响力。“汉唐气象”的生成,是以成熟丰繁的中华古代文明积淀的深厚辐射力为基础的,而以国马资源演进为基础、以高度移动...
-
作者:熊明辉(1)
作者单位:(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广州510275
摘要:语用逻辑属于逻辑学与语言学的交叉研究领域,其演进过程可概括为“两进路”“三方案”和“四阶段”。“两进路”分别是规范描述型的趋语用化进路和描述规范型的去语用化进路;“三方案”是指零语用的演绎逻辑方案、准语用的归纳逻辑方案和语用化的非形式逻辑方案;“四阶段”是指“语用开端”“去语用化”“准语用化”和“语用回归”四个阶段。迄今为止,语用逻辑学的两条研究进路似乎一直在互不理解地独立发展着,其核心问题即是如何处理语用问题。因此,语用逻辑的深度拓展需要融合两条传统研究进路,开辟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
作者:卜祥记(1)
作者单位:(1)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433
摘要:《资本论》具有多样化的理论定向,并在后世解读中呈现出经济学、哲学、政治哲学等多样化的阐释维度。作为两种最具有影响力的阐释方式,对《资本论》的经济学理论定向和哲学理论定向的阐释,不仅各具理论合理性,而且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当基于经济学理论及其技术层面的《资本论》研究致力于完善与推进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时,哲学理论定向的阐释维度将有助于更为全面地呈现《资本论》的当代价值。但是,由于对马克思哲学基本性质认知的差异性,因而在《资本论》的哲学理论定向的阐释维度上形成了多样化的解释方案。只有立足于唯物史观,才能...
-
作者:李建军(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摘要:托尔斯泰是路遥崇敬和效法的作家。他悉心阅读这位俄罗斯大师的所有重要小说作品,从中吸纳了丰富的经验。他通过阅读托尔斯泰的“文学书简”来了解其文学思想,提高自己的文学认知和文学修养。托尔斯泰强调“态度”的意义,视之为影响文学写作的决定性因素。路遥认同这一观点,并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小说创作。通过梳理托尔斯泰和路遥的文学观点、分析其写作经验,可以发现:他们在塑造自我形象的理念、热爱人和生活的精神、以同情和肯定的态度塑造人物三个方面,存在垂直向度的影响关系和平行向度的相似性。这彰显出一些基本认知和判断,即文学是对...
-
作者:张彦(1);李汉林(2)
作者单位:(1)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重庆400715;(2)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100732
摘要:中国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劳动者的工作环境,提高劳动者的工作质量。工作环境是指人们在组织中所感受到的一种工作氛围与工作状态,这种感受对其在组织中的行为会产生重要影响。改善组织中的工作环境,实际上就是对组织进行治理的社会过程。从治理的角度来观察组织中的工作环境,要考虑作为结构性背景的“嵌入性”以及作为制度载体的“单位”,把强调组织秩序与个人良好的主观感受相结合,并分析组织中的社会团结、组织中的冲突与整合、组织中的保护与包容、组织成员的参与、组织成员的角色结构与互动以及组织的结构与功能。根据这个分析框架,...
-
作者:周建波(1);曾江(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
摘要:金融发展与创新过程通常包括新金融业态的产生、发展以及替代旧金融业态的完整周期。清末民初,上述周期在银行进入中国并逐渐与票号展开竞争、最终完全替代票号的过程中得到明确体现。近代银行首先以外资银行形式进入晚清金融市场,在甲午战争后对票号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本国银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外资银行的诱致下产生,至辛亥革命后迎来繁荣发展期,抢占了票号的大量市场,并最终完全替代了票号的金融功能,迫使票号彻底退出历史舞台。银行对票号的替代本质上是金融创新的结果,是近代新的社会生产条件下新金融业态相对于旧金融业态所具...
-
作者:王兆鹏(1);邵大为(2)
作者单位:(1)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中南民族大学数字人文资源研究中心,武汉430074
摘要:古代文学研究的资料离散和时空分离这两大难题,人工较难解决。运用数字人文技术开发的文学编年地图平台,可实现浏览检索、关联生成、数据统计、时空定位和可视化呈现五大功能,为解决资料离散和时空分离两大难题提供了可能。数字人文研究将改变古代文学资料查询检索方式,实现从电子文献的分词定位检索到结构化数据库的分类提取,从点状检索到网状关联,从逐条拷贝到分类打包;能把传统的静态文本变为可随意组合的动态文本;能改变文学史的认知角度和方法,时间上细化文学史的时间粒度,空间上深化文学的空间层次。由数字人文激发的编年系地并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