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惠忠(1)
作者单位:(1)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
摘要:艾晓明同志在《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3、4期发表的《二十年代苏俄文艺论战和中国"革命文学"论争》(以下简称艾文——笔者),系统地考察了苏俄文艺论战对中国"革命文学"论争的影响关系。文章资料丰富,新见迭出,读后收益匪浅。然而文中尚有一些疵漏,我想应在此提出,求教于艾晓明同志及学术界同好。
-
作者:伯顿·帕斯特纳克(1)
作者单位:(1)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人类学系
摘要:本文作者与中国学者一道于1981年9月至1982年1月在天津红天里进行了一次婚姻与生育状况的调查。调查中,资料的收集与处理由作者与北京大学潘乃谷、天津社会科学院潘允康合作进行;论文的撰写则由作者独自完成,并于1985年12月在香港"第二届现代化与中国文化国际研讨会"上宣读。由于篇幅所限,本刊发表时作了适当压缩。本文根据调查所得的统计数字,对天津红天里居民的人口结构、教育、就业、收入状况以及婚姻惯例、找对象途径、结婚年龄、结婚消费、结婚礼仪、婚后生育率等方面的情况作了细致的分析。作者认为,天津的社会、经济和人口结构在现...
-
作者:陈芜
摘要:为纪念中国人民大学校庆50周年,该校部分理论工作者和他们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共同撰写了本书。站在当代这一特定的历史高度,本书在卷首就开宗明义指出:经过一百多年的大发展、大曲折之后,马克思主义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问题的严峻挑战。两种社会制度的长期并存和激烈竞争,以及形形色色的西方理论同马克思主义的反复较量,常常使人们发问:社会主义是不是必定胜利?
-
作者:李树琦
摘要:现代西方哲学约略可分为两大思潮: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其中科学主义思潮的理论体现主要是分析哲学。分析哲学的最大特点在于注重自然科学的实证分析方法。涂纪亮同志所著《分析哲学及其在美国的发展》(上、下两卷,以下简称《分析哲学》)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研究和综合评述西方分析哲学的专著。全书紧紧抓住两点:一是如实地阐释众多分析哲学家的原本思想和学说。
-
作者:沈熙;志铭
摘要:改革与发展是当代中国历史进程的两大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质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全面改革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服务,应该把改革与发展作为自己的时代性课题,对与此有关的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进行多视角、
-
作者:张向东
摘要:北京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宋书伟、王因为主编的《社会学纲要》,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汲取前几年国内外社会学研究的成果,结合我国社会变革的实践,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社会学理论体系,对社会学学科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
作者:宋超
摘要: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我国货币的发生、发展及形制沿革进行过大量缜密的研究,撰写了多部中国货币史,但对货币思想史的研究却相对薄弱。萧清同志著的《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古代货币思想发展史的学术专著。这对于推进我国古代货币思想以及经济思想研究,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
作者:朱克烺
摘要: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性质,经济发展规律和演变过程,都与其它社会形态有着很大的不同。全面地考察其发生、发展和走向衰亡的历史进程,用理论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对其经济进行深入研究,这是当前世界经济史学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并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由樊亢同志主编的《资本主义兴衰史》一书的出版,在这方面作出了贡献。
-
作者:梅敦诗
摘要:曾钊新所著《道德心理论》是我国伦理学领域的一部开拓性的学术专著。众所周知,加强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课题,也是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课题。但是,道德调节的自律性特征,又规定了道德建设必须建设在人的"心理基地"中。"‘道心惟微’,改造世界的活动,唯其改造人的活动更为精微。"若是不研究人对道德的心理承受力,不揭示道德产生的心理沃土,没有与心灵的沟通,道德教育就难以收效。
-
作者:王庆;小周
摘要:列宁是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的第一位开拓者和奠基人。在俄国这样一个资本主义发展仅有中等水平、小农经济成分占优势的国家里,列宁是怎样开拓出一条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这是以往极少有人系统地研究过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詹一之的《论列宁的社会主义道路》,紧紧地把握住俄国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农民国家这一基本历史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