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国公司研究的开创者,曾任南开大学校长,其研究成果获得孙冶方奖。
在美国经济研究领域建树颇丰,其著作《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吴玉章经济学奖。
在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方面贡献突出,他对生产方式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理论框架。
对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研究,特别是"温州模式"的提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研究,为经济体制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持。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长期从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其论文《马克思的剩余劳动理论和社会主义剩余劳动的性质及其表现形式》获得1984年首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他主张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共存,对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理论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经济结构研究的奠基人,其著作《论经济结构对策》获1984年孙冶方奖,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为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专家,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合著《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长期担任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矛盾的分析影响深远。
我国世界经济研究的先驱,1948年获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合著《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问题》,对凯恩斯经济学的研究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