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昂尼德·赫维奇(Leonid Hurwicz,1917年8月21日—2008年6月24日)是俄裔美国经济学家,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誉为“机制设计理论之父”,以开创机制设计理论闻名,该理论深刻影响了现代经济学、市场政策及社会制度分析。
埃德蒙·费尔普斯(Edmund S. Phelps,1933年—)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者”之一。他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1955年获阿姆赫斯特学院文学士学位,1959年获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托宾。
托马斯·谢林(Thomas C. Schelling,1921年4月14日—2016年12月13日)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以博弈论和冲突战略理论的开创性研究闻名,被誉为“非数理博弈论之父”。
罗伯特·约翰·奥曼(Robert John Aumann,1930年6月8日—)是美以双重国籍经济学家,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以其在博弈论领域的开创性贡献闻名,被誉为“博弈论大师”之一。
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C. Prescott,1940年12月26日—2022年11月6日)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以真实经济周期理论(RBC)和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研究闻名,被誉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奠基人”。
芬恩·基德兰德(Finn E. Kydland,1943年12月1日—)是挪威著名经济学家,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以动态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周期理论的开创性研究闻名,被誉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
加州大学
克莱夫·格兰杰(Clive W.J. Granger,1934年9月4日—2009年5月27日)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誉为“经济时间序列分析大师”,以其在协整理论(Cointegration)和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闻名。
罗伯特·恩格尔(Robert F. Engle,1942年11月10日—)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以创立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模型闻名,被誉为金融计量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乔治·梅森大学
弗农·洛马克斯·史密斯(Vernon Lomax Smith,1927年1月1日—)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誉为“实验经济学之父”,以开创实验室经济研究方法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