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1918年6月18日—2003年9月25日)是意大利裔美国经济学家,198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以提出生命周期假说(Life-Cycle Hypothesis, LCH)和莫迪利安尼-米勒定理(Modigliani-Miller Theorem, MM定理)闻名。
约翰·理查德·尼古拉斯·斯通(John·Richard·Nicolas·Stone,1913年8月30日—1991年12月6日)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被誉为“国民经济统计之父”,因在国民账户体系(SNA)的发展中做出奠基性贡献而获得198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杰拉德·德布鲁(Gérard Debreu,1921年7月4日—2004年12月31日)是美籍法国经济学家,1983年因其把新的分析方法纳入经济理论以及把一般均衡理论予以严密的重组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运用数学方法完善一般均衡理论而闻名,被誉为现代数理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Joseph Stigler,1911年1月17日—1991年12月1日)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芝加哥经济学派核心人物之一,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誉为“信息经济学”和“管制经济学”的创始人。
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1918年3月5日—2002年3月11日)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8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以资产组合选择理论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贡献闻名,被誉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之父”。
劳伦斯·克莱因(Lawrence R. Klein,1920年9月14日—2013年10月20日)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被誉为“计量经济学之父”,因创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经济周期与政策分析,荣获198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威廉·阿瑟·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1915年1月23日—1991年6月15日)是圣卢西亚裔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1979年因对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的开创性研究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黑人学者。
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1902年4月30日—1998年2月26日)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以在农业经济学和人力资本理论方面的开创性研究闻名。
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16年6月15日—2001年2月9日)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认知科学家和管理学家,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决策理论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