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晋藩(1)
作者单位:(1)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摘要:本文从宏观角度叙述了中国封建时期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变化和沿革,并扼要地阐明了封建时代对职官的任免铨选、考课奖惩、监督弹劾、致仕休假等制度,同时还论证了中国封建时代行政法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特点。文章最后还提出了从中国封建行政管理制度和行政法中借鉴什么的问题。作者认为,在漫长的封建时代所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行政管理制度和规范详备的行政法规虽然是为剥削阶级专政服务的,但它积累起来的历史经验,譬如:注意职官的权责分明,定期考课;严格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管理权限;强调行政管理的规范性、系统性和效率等,对我们今天建...
-
作者:陆立军
摘要:近年来,理论界与实际工作部门对经济结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在三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是对经济结构的含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二是对我国经济结构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了剖析;三是就改善我国经济结构,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研究》(马洪、孙尚清主编),可说是对前两方面研究成果的一个集中反映。相对而言,第三方面的研究,涉及面更广,难度更大,现实性也更强。
-
作者:潘博(1)
作者单位:(1)辽宁省—轻厅财会物价处
摘要:本文认为,无形损耗是机器设备制造成本、使用成本和生产成果三方面的"比较价值差";并系统论证了无形损耗与有形损耗、价值损耗与技术损耗的不同运动规律和各自内部的分类结构。还认为,有些人把无形损耗归结为"贬值",那是仅仅看到"价值损耗"而不重视"技术损耗",远未道尽无形损耗的全部实质。文章对无形损耗的绝对量和相对量、价值损耗率和补偿率、经济效果系数等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实例演证。
-
作者:王晓东(1)
作者单位:(1)中共中央党校
摘要:本文认为工业化以来的人类社会有三次技术革命。作者把每次技术革命同与其相联系的产业结构及再生产比例相对照,根据技术进步的特性,勾划出每个时期产业结构及再生产比例的变化特点。作者认为:第Ⅰ部类增长快是有条件的。从历史资料来看,各先进国家第Ⅰ部类的领先速度起初较快,但近几十年来已逐渐降了下来。今后由于知识密集型产业扩大等因素,第Ⅱ部类的增长速度将会超过第Ⅰ部类。作者在重点分析两大部类关系的同时,还阐明了第Ⅰ部类内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比例变化。指出:技术进步所引起产业结构及再生产比例变化的一般规律对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