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调公(1)
作者单位:(1)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摘要:本文对'神韵'这个中国特殊的美学范畴进行论述。文中除深入论证了'神韵'来自心灵观照,神和韵的结合表现了源于诗人心灵观照的物化过程以外,对诗歌神韵论在我国民族土壤中萌芽、发育、成长的历史渊源,特别是对于诗歌神韵论审美心态的三种类型作了详细论列。
-
作者:赵复三(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
摘要:本文作者在访问巴黎期间,漫步于卢森堡公园,沉浸在对西方文化的历史与现状的思索之中。作者的思绪上溯古希腊雅典城邦对苏格拉底的审判,指出苏格拉底之死把理性与公民责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留给后人去思考。在12世纪,基督教内部的人文主义者索斯伯里的约翰将理性与个人的精神自由结合起来,并且强调法律应当是理性的表现,从而使个人与社会能够在理性的基础上统一起来。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思想家用理性主义反对宗教,使人们的思想从基督教神学中解放出来,但他们把个人绝对化,强调个人追求自我利益的权利和天性,他们所提倡的"开明的自...
-
作者:周惠忠(1)
作者单位:(1)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
摘要:艾晓明同志在《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3、4期发表的《二十年代苏俄文艺论战和中国"革命文学"论争》(以下简称艾文——笔者),系统地考察了苏俄文艺论战对中国"革命文学"论争的影响关系。文章资料丰富,新见迭出,读后收益匪浅。然而文中尚有一些疵漏,我想应在此提出,求教于艾晓明同志及学术界同好。
-
作者:伯顿·帕斯特纳克(1)
作者单位:(1)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人类学系
摘要:本文作者与中国学者一道于1981年9月至1982年1月在天津红天里进行了一次婚姻与生育状况的调查。调查中,资料的收集与处理由作者与北京大学潘乃谷、天津社会科学院潘允康合作进行;论文的撰写则由作者独自完成,并于1985年12月在香港"第二届现代化与中国文化国际研讨会"上宣读。由于篇幅所限,本刊发表时作了适当压缩。本文根据调查所得的统计数字,对天津红天里居民的人口结构、教育、就业、收入状况以及婚姻惯例、找对象途径、结婚年龄、结婚消费、结婚礼仪、婚后生育率等方面的情况作了细致的分析。作者认为,天津的社会、经济和人口结构在现...
-
作者:陈芜
摘要:为纪念中国人民大学校庆50周年,该校部分理论工作者和他们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共同撰写了本书。站在当代这一特定的历史高度,本书在卷首就开宗明义指出:经过一百多年的大发展、大曲折之后,马克思主义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问题的严峻挑战。两种社会制度的长期并存和激烈竞争,以及形形色色的西方理论同马克思主义的反复较量,常常使人们发问:社会主义是不是必定胜利?
-
作者:李树琦
摘要:现代西方哲学约略可分为两大思潮: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其中科学主义思潮的理论体现主要是分析哲学。分析哲学的最大特点在于注重自然科学的实证分析方法。涂纪亮同志所著《分析哲学及其在美国的发展》(上、下两卷,以下简称《分析哲学》)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研究和综合评述西方分析哲学的专著。全书紧紧抓住两点:一是如实地阐释众多分析哲学家的原本思想和学说。
-
作者:沈熙;志铭
摘要:改革与发展是当代中国历史进程的两大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质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全面改革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服务,应该把改革与发展作为自己的时代性课题,对与此有关的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进行多视角、
-
作者:张向东
摘要:北京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宋书伟、王因为主编的《社会学纲要》,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汲取前几年国内外社会学研究的成果,结合我国社会变革的实践,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社会学理论体系,对社会学学科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
作者:宋超
摘要: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我国货币的发生、发展及形制沿革进行过大量缜密的研究,撰写了多部中国货币史,但对货币思想史的研究却相对薄弱。萧清同志著的《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古代货币思想发展史的学术专著。这对于推进我国古代货币思想以及经济思想研究,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
作者:朱克烺
摘要: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性质,经济发展规律和演变过程,都与其它社会形态有着很大的不同。全面地考察其发生、发展和走向衰亡的历史进程,用理论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对其经济进行深入研究,这是当前世界经济史学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并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由樊亢同志主编的《资本主义兴衰史》一书的出版,在这方面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