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林南(1);卢汉龙(2)
作者单位:(1)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本尼分校社会学系;(2)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摘要:本文根据社会指标运动和生活质量研究内在的关系,试图建立一个将这两项研究结合起来的、反映社会状况的因果结构模型。为此,作者首先统一了这两个领域的理论概念。作者认为,社会指标应是表示那些对社会整体或其成员有意义的社会环境特征。在微观层次上,它包括了对个体生活有意义的社会网关系,个体可控的各类资源条件以及个体对资源的利用方式等内容。生活质量则是人们对生活环境的满意程度和对生活的全面评价,包括认知(生活满意度)、情感(精神上的幸福感)和行为(反馈性公益行为)三个层面的评估体系。接着,文章通过对上海市民生活调查的资...
-
作者:湛垦华(1);孟宪俊(2);张强(2)
作者单位:(1)西安交通大学;(2)西安冶金建筑学院;
摘要:本文认为,涨落是系统自组织的重要动力。在物质世界不同层次各类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过程中,涨落既具有普遍性,又与能动作用、相关作用、整体作用等因素交互作用着;涨落可分为内涨落与外涨落、微涨落与巨涨落、正向涨落与反向涨落以及多重涨落等形式,它们对系统自组织基核的形成发展和奇点的演化有重要的作用,并影响着系统自组织演化曲结构方式,影响着自同构、自复制、自催化和自反馈等系统自组织的基本演化形态。
-
作者:沈小峰(1);曾国屏(1)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
摘要:超循环论是20世纪70年代初产生的一个关于自然界的自组织理论。它对生命的起源提出了一种新的假说,认为生命信息的起源是一个采取超循环形式的分子自组织过程。本文探讨了超循环论涉及的自然界的循环演化,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作用,决定性和随机性的相互关系,竞争和协同的结合,物理学和生物学的统一以及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的相互补充等哲学问题。
-
作者:李银河(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社会学所
摘要:本文通过对征婚广告的定量研究对当代中国人的择偶标准作了基本的描述,并且分析了影响人们择偶行为的各种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作者在跨文化的比较中发现,中国人看重而其他文化中人不太看重的择偶标准有年龄、身高和婚姻状况三项:其他文化中人看重而中国人不太看重的则有宗教、民族、感情(爱情)等几项,文章的数据分析采用了对数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这是目前世界上处理社会科学中常见的定类与定序变量的一种新方法。
-
作者:饶会林(1)
作者单位:(1)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
摘要:本文从经济、社会、环境、建设四个方面分析了城市规模效益,认为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大城市的效益都高于中小城市。作者认为,城市规模效益反映和要求的,是在一定历史阶段和一定地理条件下,大城市规模的适度发展和大中小城市人口的合理的比例关系。城市规模效益是一个普遍曲、十分重要的规律,应当积极利用这一规律为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
作者:罗漫(1)
作者单位:(1)中南民族学院中文系
摘要:本文从纵横两方面,讨论了桃和桃花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意义。从横的方面,在社会生活、民间文化的众多领域,桃和桃花由于其对先民的巨大的食用、药用价值,常常带着魔幻神奇的光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纵的方面,桃和桃花自"夸父逐日"的神话时代起,就以丰富的阅历。坎坷的命运记载了它扎根其上的中国文化发展、演变的某些轨迹。
-
作者:赵秉志(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
摘要:我国目前正在酝酿和准备修改刑法典,为此,本文就如何完善我国刑法典的体系和结构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作者认为,在刑法典的总则部分,应该考虑增设刑法的基本原则并废除类推制度,将刑法的适用范围独立成章并充实内容,增设刑事责任专章、来成年人犯罪的特殊处遇专章以及保安处分专章;在刑法典的分则部分,应将便犯公民民主权利罪独立成章,增设妨害司法活动罪专章和破坏自然资源罪专章,增设危害国防罪(或危害军事利益罪)专章,并将军职罪纳入其中,同时还应调整现行刑法典分则中某些章的排列顺序。
-
作者:樊骏(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摘要:本文对五四新文学的诞生进行了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在阐述了五四新文学的语言革命、文体革命和思想观念的更新以后,作者指出,五四新文学自然是一场完整而彻底的文学革命的产物;但是,它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西方文学的影响以及一些非文学因素的催化和推动。这种影响、催化和推动,是传统文学不可替代的,它们在很大程度上铸就了新文学的本质特征。首先,文学革命发生在封建和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必然具有超前性和先锋性的特点,因而造成了大众化与化大众、民族化与现代化的矛盾。其次,非文学因素(主要是政治斗争的需要)的干预,严重削弱了...
-
作者:谢邦宇(1);严冶(1)
作者单位:(1)中共中央党校
摘要:本文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发展与民法机制的完善是互为条件的,我们应当加深对民法调节商品经济能力的认识。文章指出,近年来,我国市场体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要求民法突破自身简单、陈旧、封闭等局限,重新认识包括民事法律行为在内的一系列概念、原则和制度。文章还从理论上对如何运用民法手段为建立土地市场和金融借贷市场服务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完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民主机制提供一个基本的思路。
-
作者:李金早(1)
作者单位:(1)国家计划委员会体制改革与法规司
摘要:本文认为,传统的宏观投资效益评价,采用的是一种直接效益分析法,其特点是对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只作一维的与静态的分析,实际上追求的是单一目标,即国民收入增量在短期的最大化。这种分析法是传统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管理方式的产物,已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新形势的要求。作者从理论上提出并阐明了宏观比较投资效益范畴,并运用目标规划原理建立了动态的比较分析结构和理论模型。这一模型根据目标和优先权结构把固定资产投资所带来的国民收入增量、投资对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和产业结构的效应、以及对国民经济中长期经济效益的影响诸因素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