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朝尊(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是中国经济生活的主旋律。长期以来,如何避免经济增长过程的大幅度波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却是理论和实践上都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林叶、孙伟化所著的《中国经济增长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通过对中国经济增长有关问题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在这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通览全书,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
作者:黄森(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学术委员会
摘要:本刊1990年第2期发表何祚庥《现代物理学能为"认识的主体论"提供科学基础吗》一文之后,在本刊1990年第5期,第6期和1991年第1期、第2期上陆续刊登了文兴吾、古祖雪、柳树滋和何祚麻等四篇争鸣文章,这里再摘登三篇,以使读者了解这一讨论的进展。
-
作者:柳树滋(1)
作者单位:(1)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摘要:本刊1990年第2期发表何祚庥《现代物理学能为"认识的主体论"提供科学基础吗》一文之后,在本刊1990年第5期,第6期和1991年第1期、第2期上陆续刊登了文兴吾、古祖雪、柳树滋和何祚麻等四篇争鸣文章,这里再摘登三篇,以使读者了解这一讨论的进展。
-
作者:王清杨(1);李勇(1)
作者单位:(1)山东省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本文指出,索洛的余值法所研究的乘积形式总量生产函数具有普遍性;但索洛法的核心——由微积分方法推导的增长速度方程却是不精确的;因而由它计算并经递推得到的经济量不仅不精确,而且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意性;按照这一方法计算的技术进步和要素增长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份额亦不尽合理。导致索洛余值法缺陷的根源,在于将微积分中的无穷小量引入经济分析时,舍象掉了一些不能合象的经济变量。本文用直观的、初等数学方法的直接法,弥补了这些缺陷,且适用范围广泛。
-
作者:《中国城市土地使用与管理》课题组
摘要:本文探讨了中国城市土地使用和管理制度的现状及改革的走向。文章认为,土地供给曲有限性和用途的无限性,决定了我国城市土地制度的改革,只能走更有效率地利用现有土地的途径,通过不断调整用地结构和提高土地利用强度,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此,文章阐发、界定了城市土地的产权关系,论证、描绘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城市土地管理体制和土地资源配置机制,分析探讨了城市土地收益合理分配的原则。作者依据翔实的材料,提出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新见解。
-
作者:陈瑞林(1)
作者单位:(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量中外文献的比较研究,就马克思、恩格斯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问题的部分用语的汉语译文提出了商榷意见。作者强调指出,译者应当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这一事物本身及马克思、恩格斯对它的论述作为完整的系统来对待,认真研究它们的整体状况、不同层次、结构变化和动态过程,尽可能全面而详细地了解19世纪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充分汲取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积极成果,惟此,才能有效地避免主观臆断、盲从俄译及众译不一等弊端,准确地、贴切地翻译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用语,从而为提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作者:王宁
摘要:许慎与《说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9月在许慎的故乡河南漯河召开。这是建国以来以《说文》学为主题召开的第一次国际学术会议。讨论问题涉及许慎故里考辨、《说文解字》的学术价值、《说文》学的研究方法、《说文解字》与汉字学、《说文解字》的条例、《说文解字》的版本及校勘、《说文解字》中个别字考证等七个方面。发言大多涉及对《说文解字》一书的评价问题。因此,对《说文解字》学术价值的再认识,便成为会议的中心议题。与会学者认为,在此问题上取得正确的认识,是这次会议共同的收获,它对"许学"研究有着巨大推动作用。本文也...
-
作者:程清波(1)
作者单位:(1)武汉大学法学院
摘要:国际民事诉讼法学是国际私法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与国际私法学的另一分支——冲突法学是一对孪生兄弟。继1987年出版的《国际私法(冲突法篇)》之后,李双元教授和谢石松博士一起,经过三年的辛勤劳动,又撰成了《国际民事诉讼法概论》这部系统、深入、全面地研究国际私法另一组成部分的重要著作,填补了这一领域中的空白。
-
作者:夏树人(1)
作者单位:(1)重庆出版社
摘要:新闻学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新闻传播是人类社会活动和文明的表现与动力。近代意义上的新闻传播,是古代社会信息交流发展的延续。因此,研究中国古代(前资本主义)的新闻传播,是研究中国新闻史一个重要的课题。过去有人认为,直到19世纪末期,中国才有新闻传播事业,此系忽视历史发展的偏见。事实上,我国是报纸的故乡,是新闻传播事业的权舆之地。18世纪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就说过:报纸诞生于中国。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
-
作者:唐一得(1)
作者单位:(1)当代中国出版社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内容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它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并相应地形成了三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这三门学科都有相当程度的发展。近年来人们开始重视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的研究。在我国众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出版物中,作者往往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社会功能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诸方面论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和统一,而从逻辑上将这几方面的思想内容融汇贯通,再现其完整而严谨的思想体系,至今仍是理论界和理论教育界所面临的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