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兴良(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
摘要:犯罪在主观评价上是个恶性的问题。本文在总结了恶性这一范畴从伦理学到刑法学的发展及其在当代各大法系中的表现形态后,从刑法哲学的角度,对构成主观恶性中故意和过失心理状态的诸种要素及其认定标准分别进行了探讨。
-
作者:徐兴无(1)
作者单位:(1)南京大学中文系
摘要:本文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理出了谶纬之学产生、发展的基本线索,认为谶纬之学自汉代产生以后,历经各个朝代经学的批判与吸收而得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作者重点考察了两汉、宋明、清代三个历史时期谶纬与经学的关系,也兼及其它朝代谶纬思想的发展状况。作者试图通过这种考察一方面展现儒学在吸收其它学说以建构和完善自身理论体系方面的一般特点,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展开对谶纬的研究提供一条较为清晰、系统的资料检索途径。
-
作者:朱锋(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
摘要:本文对马克思人权理论的发展阶段、基本内容与方法论特点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作者认为,马克思的人权理论有一个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逐步抛弃了自然人权观,自觉创立了科学的共产主义人权观。作者指出,马克思的人权理论可以划分为对资本主义实然人权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应然人权的追求两大部分。作者还概要地分析了马克思人权理论的方法论特点及其对建立我国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指导意义。
-
作者:吴玉章(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摘要:批判法学是美国近年来很有影响的一种法律理论,它以彻底否定自由主义法律思想为使命。本文探寻了这一理论的思想脉络,认为,它是由确定自由主义法律思想为根本问题,并使其意识形态化,进而彻底否定其合理性这样三个环节所组成的。这是一个从正确开端走向错误结论的过程。文章依据马克思主义观点对这一理论产生的背景、原因、特征等作了分析,并对其得失作出了评价。
-
作者:王锺陵(1)
作者单位:(1)苏州大学中文系
摘要:本文从神话思维在人类思维史上所处的具体阶段出发,提出了意象图式这一新概念,认为在神话思维中,意象与形象通过意象图式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展衍而构成深广的交织;神话意象在解构与建构的过程中,即阐释和被阐释的互动中,一方面原有的意义失落、断裂、变异,另一方面新的意义得以附加、增益、扩散,从而不断地走向具体化、深刻化和丰富化。与这个过程相应,神话思维走过了它的滋生、发展、兴盛和瓦解阶段。
-
作者:杨义(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摘要:本文认为,《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学者志怪书。它包含有大学问家借子部杂家来改造小说家言的意图。在清中叶朴学兴盛、理学式微的文化背景下,纪昀嘲笑宋倡的迂执虚伪,但他内心仍抱有调和三教以救世的苦心。在自己创作小说时,力争使末道小技依附儒家正统,从而耸动下愚、移风易俗。由于采用借狐鬼以嘲世的艺术手腕,使《笔记》具有特殊的喜剧效果。同时,在叙事方式上有乡种追求,有些还与现代创作手法相沟通。
-
作者:王永昌(1)
作者单位:(1)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
摘要:本文分别考察了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主要内容,据此而确立了实践活动双向对象化过程具有对称性同构的互生关系这一命题。在此基础上,作者具体而较详细地分析了定象态的统一、意象态的统一、动象态的统一、物象态的统一等环节上所表现出来的客体生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相关统一性。
-
作者:郭振英(1);卢健(1);宋宁(1);张泰(1)
作者单位:(1)国务院研究室
摘要:这个调查报告考察了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分析了近期发展中诸种经济成分存在的问题,对比了它们竞争的条件,提出了促使它们适当发展的政策性建议,还探讨了它们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发展范围和比例关系。调查报告有材料,有观点,值得一读。现发表出来,供经济学界参考。
-
作者:陈辽(1)
作者单位:(1)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摘要:80年代中期,文艺学方法的讨论曾成为热潮,但当时讨论的热点是在"新方法"的引入和运用,而在理论上则还缺少深入的系统的研究。赵宪章的《文艺学方法通论》一书,冷静地回顾了文艺学方法的历史发展,比较系统、深入地论述了文艺学经验方法、文艺美学方法、文艺社会学方法、文艺心理学方法、文艺学本体方法等基本方法,成为我国文艺学方法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成果。本书融史学、思维学、文艺学、美学于一炉。作者引进史学,是为了使文艺学方法研究取得"
-
作者:何祚庥(1)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
摘要:本刊1990年第2期发表何祚庥《现代物理学能为"认识的主体论"提供科学基础吗》一文之后,在本刊1990年第5期,第6期和1991年第1期、第2期上陆续刊登了文兴吾、古祖雪、柳树滋和何祚麻等四篇争鸣文章,这里再摘登三篇,以使读者了解这一讨论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