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罗漫(1)
作者单位:(1)中南民族学院中文系
摘要:本文将词的体性置于音乐史与诗体史交互观照的视野中,分析了词体出现与发展的诗史意义。作者认为,从诗体演变的进程看,中国诗史分为四大历程:偶言历程、奇言历程、奇偶言历程、白话历程。词是中国诗史发展到奇偶言历程的文化产物;既是配合燕乐演唱的抒情歌词,也是体式空前繁富的格律诗。词的外观形态可分为三类:奇言词、偶言词、奇偶言混成词。由于奇言诗的影响,奇言词最早发达;偶言词起源虽早,但不发达;奇偶言混成词最能体现词体多方面的独特性能,是词体充分成熟的标志,此体除了兼具奇言词、偶言词的若干特征外,还主要吸收了以四、六言句...
-
作者:潘德荣(1)
作者单位:(1)安徽师范大学
摘要:本文以对话的形式就本体诠释学的几个重要问题展开了讨论。本文首先指出,与当代新儒学不同,“新”新儒学是一个兼收并蓄、一体多元的体系;它并不恪守某一种方法,而是坚持在方法论上不断地自我突破,并以此作为创立本体诠释学的契机。接着阐明了本体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是坚持原儒“天人合一”、互摄互动的宇宙观念,视本体为相反相成的开放创发的整体,这一整体便是人文世界、人的意义的根源与基础。最后分析了本体诠释学与当代精神的关系,认为它兼含了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批判,通过多元与一元的循环,来遏制后现代主义多元论所隐含的相对主...
-
作者:吴晓明(1)
作者单位:(1)复旦大学哲学系
摘要: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争论,虽然引发于马克思早期手稿的发现,但其更切近的根源乃在于当代社会生活所发生的改变,在于由此改变所造成的时代精神状况。具体地说,争论的核心始终是与人们迫在眉睫的生存境况问题相联系的。俞吾金的新作《意识形态论》,正是从现实层面来接近问题的,它力图把问题置放在当代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广阔背景中,并有意识地根据这一背景来展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意义。
-
作者:张德信(1);王熹(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摘要:明未清初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是一个民族正气高扬、英雄辈出的特定历史时期。夏允彝、夏完淳父子,不仅以其抗清事迹、节操乃至最后殉节闻名于当时,而且他们“悲歌慷慨千秋血,文采风流一世宗”(柳亚子诗句)的气节、诗文,更深深地影响于后世。 在当前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这两位著名历史人物的研究,是否仍具有价值和意义呢?回答应当是肯定的。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研究一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二是具有重要的政治与社会意义。
-
作者:刘大椿(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摘要:对自然的理解和把握,在人类史上有两个基本的传统,即通常所谓东方自流观和西方自然观。由于近代以来西方科学技术独占鳌头的格局,传统的东方自然观一度被冷落。偶有为之振臂疾呼者,又 常因落伍于时代、敝帚自珍,而激不起太多的共呜。但是,林德宏、张相轮教授的新著《东方的智慧——东方自然观与科学的发展》,一改在该领域的议论中不是妄自菲薄就是妄自骄矜的常态,立足于丰富的思想材料,通过对东西方自然观的深入比较,揭示了在现代科学背景下,东方自然观传统所闪烁的智慧之光,使人耳目一新。
-
作者:徐国建(1)
作者单位:(1)湖南师范大学
摘要:国际统一私法公约的宗旨是推动私法的国际统一,从而促进国际民事、商事交往。国际统一私法公约的保留对于这一宗旨的实现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而不同类型的保留所起作用则大不相同。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研究国际统一私法公约的保留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考察海牙国际私法会议所通过的诸多立法,研究其中关于保留问题的各种规定,探讨我国在参加国际统一私法公约及声明保留方面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于正确地适用我国所加入的国际统一私法公约以及公约保留制度,实现既要扩大对外交往、又能够有效地维护国...
-
作者:傅军胜
摘要:由北京经济学总会、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系统研究会、首钢研究与开发公司等联合发起的“全国劳动价值理论研讨会”,于1995年4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经济学界的60余名学者,在民主、平等、真诚的气氛中,就现代市场经济和当代科学技术条件下如何坚持与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进行了十分热烈的讨论。现根据大会提交的论文和会议发言,将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国力比较研究》课题组
摘要:本文将统计分析和层次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采用分层赋权、分层汇总的一整套指标统计方法,研究分析了17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及其构成要素,并将其同中国相比较,描述出近2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总体趋势及其结构特征,据此在战略目标、发展重点、经济总量和人均量的关系以及汇率问题诸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
-
作者:中国最大工业企业的分布及规模经济状况课题组
摘要:本文以1988~1992年间的大量统计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我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的行业、区域分布及规模经济状况。结果显示,在上述期间内,我国工业大企业的行业结构变化不大,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行业内企业间的竞争。大企业的区际向东南倾斜趋势仍在发展。与国际大企业相比,我国企业规模较小,规模经济效益较低。由于国家对高集中度行业实行较为严格的价格控制,我国的行业集中度与行业利润率的相关性较低。文章强调,必须制订符合中国国情的产业政策;建立东中西部合理分工;国家对景气波动的调整,既应减少对企业经营产生振荡,也应有助于淘汰落后企业
-
作者:苏平(1)
作者单位:(1)商务印书馆
摘要:林耀华教授毕生致力于民族学、人类学的教学和研究。作为一位颇多建树的学者,凉山彝族是他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书汇集了他半个世纪以来跟踪研究凉山彝族的主要成果,是这方面的总结性著作,同时也是一部探讨彝族文化变迁的力作。 一、该书的构成。本书分为四编:第一编“凉山彝家”曾作为一部专著,194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是作者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