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葛晓音(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中文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诗经》至魏晋四言诗的句式和篇章结构方式 ,认为早期诗文具有某些共通之处 ,早期诗歌没有形成稳定的诗化四言句式 ,即《诗经》中的某些四言句从句法特点看保留着先秦一般散文的构句方法 ,从而决定了早期四言句的散文本质 ;四言的诗化主要是通过建构一批典型的句式来完成的 ,而句式的序列规律是四言诗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四言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三言加“兮”的形式 ,只要把这些句子和节奏延长一倍 ,即可构成楚辞句式 。
-
作者:郁建兴(1);周俊(1)
作者单位:(1)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公共管理系
摘要:二战后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建立了福利国家体制。 70年代后期滞胀局面的出现使福利国家陷入危机。作为对这种危机的应对 ,2 0世纪的最后 2 5年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新自由主义的“去国家化”改革。但是 ,这种改革并不能使资本主义走出危机。“9·1 1”事件后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政府纷纷调整内外政策 ,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力明显增强。这种政策调整可以被看作是各国政府对突发事件的一种反应 ,但也是西方主要国家 90年代中期以来的政治动向的延续。超越自由放任主义与干预主义成为一种时代要求。当代西方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
-
作者:李路路(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摘要:本文集中讨论了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变化的关系问题 ,认为在向市场转型的过程中 ,市场机制的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资源分配的过程 ,但是 ,由国家主导的改良式变迁以及一系列制度性因素 ,决定了阶层间相对关系的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重组 ,原有以阶层再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相对关系模式在制度转型过程中仍然被持续地再生产出来。作者认为 ,社会分层模式的构成及变化 ,并非仅仅取决于经济机制或经济—技术理性的功能需求 ,而是同时在社会和政治的过程中被形塑 ,因而是特定制度环境和转型过程的结果。“市场”不仅由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所构...
-
作者:肖峰(1)
作者单位:(1)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科学与公共事务研究所
摘要:作为与技术决定论不同的一种新视角 ,技术的社会形成论认为技术不是按其内在逻辑发展的 ,它是社会的产物 ,由创造和使用它的条件所规定。本文肯定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并从技术本质 ,技术特征和功能、技术价值以及技术发展诸方面考察了技术的社会形成机制 ,论证了社会需求、社会选择、社会评价、社会调控等对技术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认为摆脱就技术抓技术的习惯性思维 ,改善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 ,重视制度创新 ,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 。
-
作者:边燕杰(1);张展新(2)
作者单位:(1)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2)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
摘要:市场化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突出特征和重大成果。在市场化进程中 ,中国城市的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 ?怎样理解这些变化 ?本文以这一问题为主题 ,从中西学术对话的意愿出发 ,在介绍和归纳美国社会学者关于转型国家市场化与收入分配关系主要论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市场发展与政府经济职能转变互动”的观点及相应的研究假设。笔者对 1 988年和 1
-
作者:邓野(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摘要:1944年 5月至 1 945年 2月的国共谈判 ,是一次中共主导下的、以联合政府为主题的、抗战时期国共最后一次谈判。此次谈判的主要特点是 ,背景决定谈判的进程。背景的构成及其作用表现为四个方面 :日军的进攻削弱了国民党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地位 ;美国对国共关系的干预导致中共问题国际化 ;民盟对联合政府的支持决定了中共的政治优势 ;而预测中的苏军入华参战问题则制约着国民党的妥协程度。联合政府口号的提出 ,标志着中共对国民党的政策 。
-
作者:董楚平(1)
作者单位:(1)江省社会科学院
摘要:古代华夏民族有无创世神话 ,是国际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本文对楚帛书甲篇做了新的解读 ,认为它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中国先秦时期惟一完整的创世神话。该神话以伏羲娶妻为创世活动的发轫 ,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是典型的生殖型创世神话。汉祠汉墓大量伏羲女娲交尾图是上古创世神话的孑遗 ,交尾是“化生万物”即创世的开始。中国的“人日”礼俗是上古创世神话的民间遗存 ,其创世次序与楚帛书甲篇相同 ,二者都保留着原始思维的特点。中国先秦哲学的一些基本范畴与概念 ,也来源于楚帛书甲篇所传的这类创世神话。中国史前东部文化不乏高昂的...
-
作者:李秀清(1)
作者单位:(1)华东政法学院
摘要:本文以新中国第一次民法典草案为研究文本 ,对新中国民法移植 1 92 2年《苏俄民法典》模式的内容做了具体的考证。研究表明 ,新中国一些重要的民法制度和原则———民法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公民为民事主体、强调国家财产的不可流转性、注重保障国家财产所有权、计划合同占据重要地位、强调债的实际履行原则———都是移植苏联民事立法和民法理论的结果 ;同时 ,法定继承人范围及被继承人配偶的继承顺位的确定也受到了影响。虽然新中国第一次民法草案并没有全盘照搬苏联模式 ,也并没有即刻形成正式的民法典 ,但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
作者:蔡昉(1);王德文(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摘要:本文尝试从地区发挥比较优势的角度解释地区差距。文章从物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等角度揭示了不同地区禀赋比较优势和显示性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 ,通过估计生产函数计算了不同地区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研究发现 ,由于市场发育水平特别是要素市场发育水平尚不完善 ,使得产业结构调整尚未达到资源最佳配置的目标。在改革期间 ,物质资本的边际报酬在地区间差异较小 ,并于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走向趋同 ;而人力资本和劳动力的边际报酬在地区间的差异存在着扩大趋势。地区间生产要素边际报酬差异导致地区差距 。
-
作者:徐康宁(1);王剑(1)
作者单位:(1)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与一般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模型有所不同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有其自身的特征。根据 1 983— 2 0 0 0年美国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经验分析 ,有关决定性因素的理论模型应该引入政策变量因素和汇率因素。经修正后的模型显示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规模变动主要受中国市场需求变化、政策开放性、前期资本存量和汇率水平这几个主要因素所决定。中美两国之间的工资差异对吸引美国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有重要影响 ,但不如一般理论模型所显现的那么大 ,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受中国国内需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