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小玄(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
摘要:本文把对中国国有企业行为的研究放在不同市场框架下进行 ,发现在垄断竞争市场上 ,国有企业的目标行为是以销售收入最大化为主要形式。在一般竞争性市场上 ,则是以费用支出最大化为主要形式。这两种行为的实质都是以追求经营管理者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之所以在不同市场中表现为不同形式 ,原因在于企业销售最大化行为是搭政府扩张政绩的便车 ,借助政府的市场控制力量 ,把产量扩张至超过利润最大化的最优均衡点。而企业费用最大化行为是搭政府维护就业稳定目标的便车 ,依附于这种最低政绩目标 ,能够在低于以利润为目标的退出均衡点下持续生...
-
作者:王磊(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100781
-
作者:王晖(1)
作者单位:(1)海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海南571158
摘要:本文从叙述学和文体学视角对 2 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作了考察和探讨 ,旨在揭示这一文体的结构的运行规律。作者认为 ,从叙述视角、叙述时间、叙述结构、叙述者类型和非叙事性话语等层面来看 ,2 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叙事模式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过程 ,表现出与别的文体样式既同又异的特征 :一是从传统的“一元化”格局向“多元化”格局转换 ;二是叙事性和非叙事性呈阶段性更替 ;三是非叙事话语形成了正反合题的话语格局。 2
-
作者:蔡拓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全球问题研究所
-
作者:孙歌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作者:肖峰(1)
作者单位:(1)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科学与公共事务研究所,北京100089
摘要:虚拟实在的本体论问题是当代本体论研究面临的一个最具前沿性和极具挑战性的新问题。本文沿着“存在—实在—实在感—实在论—认识论—价值论”的链条 ,对虚拟实在的本体论特征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对如何恰当评价虚拟实在对本体论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指出了用虚拟实在消解现实实在的客观性的不当之处 ,从而表达了面对虚拟实在的语境如何维护实在论的信念。
-
作者:韩经太(1)
作者单位:(1)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本文旨在考察作为文化和诗学范畴的“清”的原生意义。从新出土文献与经典文本的相互印证入手 ,通过辨析古人“水原”型思维、素白美心理、公理信仰及“风”诗传统的早期历史形态 ,分别揭示“水镜”玄鉴、冰玉意象、“死直”人格及“危言”讽谏等作为中国传统“清”美文化之原生内容的生成机制 ,并从中提炼出公理信仰、纯洁人格和平静心态三者的结合为“清”美思想的逻辑起点。
-
作者:秦晖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为反映目前学界关于全球化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2002年9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国际社会科学杂志》和《中国社会科学》两个编辑部在北京共同举办了题为“中国: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岭南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各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谈。与会学者就全球化问题本身以及全球化问题对学术研究思维方式的冲击进行了讨论。以下笔谈,反映了本次研讨会的部分成果。
-
作者:任平(1)
作者单位:(1)苏州大学,苏州215006
摘要:《资本论》中的“大写逻辑” ,是马克思在经济学语境中所表达的哲学视域。本文从历史语境、哲学视域、总体结构三个层面深度解读“大写逻辑”的本真意义 ,认为“大写逻辑”就是交往实践观。其主要根据是 :(一 )资本全球化是“大写逻辑”的历史基础和反思对象。 (二 )不同的哲学对“大写逻辑”提出了多元理解 ,但是贯穿这些理解的轴心 ,则是交往实践观。 (三 )交往实践观存在着三个向度 :存在论、意义论和辩证论 ,从而展示了“大写逻辑”的多重哲学意蕴。
-
作者:黄平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