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阎学通(1);周方银(1)
作者单位:(1)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摘要:本文探讨了国家双边关系的定量衡量这一基本理论问题。国家间关系根本上是由国家间的事件表现出来的 ,因此 ,本文借鉴了事件数据分析的已有成果 ,并有所改进。通过确定双边关系分值标准 ,设立事件影响力转换公式 ,衡量由事件引起的既有双边关系分值的变化等环节 ,克服了从事件数据分值过渡到双边关系分值中存在的理论和技术困难。对过去 5年中美关系、中俄关系等的数据测试表明 ,本方法能够对双边关系进行比较有效的衡量 ,衡量的结果能够直接应用于对双边关系的分析 ,并具有比较明显的政策意义。
作者:王思斌(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摘要:本文所说的社会政策时代,是指社会福利政策作为一种现象较为集中出现的时期,或者可以这样理解:社会政策时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改善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和普遍增进社会成员的社会福祉为目的的社会政策普遍形成,并且作为制度被有效实施的社会发展阶段。显然,社会政策时代包含了社会政策的性质(类型)和水平(程度),以及时间、空间等特征。
作者:南帆(1)
作者单位:(1)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摘要:如今,文学批评的现状赢得了两种相互矛盾的评价:批评的缺席与批评的泛滥。许多人听到一种抱怨:批评撤出了文学的前沿,不再承担阐释和评判的责任,文学舞台上仅仅剩下了作家的独白,批评家躲到学院体制的树荫下乘凉去了。另外,人们又会惊讶地从学术杂志上发现,抛下了文学的批评莽撞地空降到另一些疆域,批评家开始对广告、流行歌曲、商品包装指手画脚,侃侃而谈。他们似乎无视学科知识的限制。这些越界行动遭到了不少异议:批评家的手是不是伸得太长了?他们无所不在,任何问题都要插嘴过问——这是谁赋予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