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承学(1)
作者单位:(1)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广州510275
摘要:宋代文章总集具体而准确地反映出宋人的文体观念以及相关的文学观念。从新、旧文体的衍生、变迁来看,唐宋新文体的出现、定名、传播和接受,正是通过宋代文章总集的编录得以集中体现。一些文体的边缘化、演变、增殖以及文体内涵的变化,也在文章总集的编纂中反映出来。从"古文"观念来看,宋代文章总集编纂体现了宋人以散体文为主,但不特别排斥骈体文与辞赋的"古文"观念。面对秦汉古文与唐宋古文两种传统,宋人特别推崇唐宋尤其是宋代古文,这反映出他们对当代文学强烈的自信心以及对文章实用性的追求。而将子部和史部加以分体并纳入文章总集的...
-
作者:彭岳(1)
作者单位:(1)南京大学法学院讲师,南京210093
摘要:中美文化产品争端由来已久。美国认为中国相关措施违反了WTO协定下的义务,中国则以保护"公共道德"为由进行抗辩。在WTO语境之下,保护"公共道德"的有关措施在"性质"和"实施"两个方面受到严格限制,这使得中国援引"公共道德"例外困难重重。尽管中国的文化产品管理方式可能受到WTO约束,但仍将继续拥有决定"公共道德"实质内容的权力。
-
作者:曾令良(1,2)
作者单位:(1)澳门大学法学院;(2)武汉大学
摘要:《中欧伙伴与合作协定》是欧盟与第三国关系中的一种新型的条约形式,其谈判与缔结将为中欧构建全面的战略伙伴关系竖起一块新的里程碑。鉴于中欧关系的广泛性、重要性、复杂性以及欧盟自身多元治理结构的特殊性,新协定的谈判与缔结之路势必曲折。从欧盟内部看,新协定牵涉到欧盟及其成员国的多种缔约权能和程序。就实质问题而言,市场准入、透明度、知识产权、中国完全的市场地位、取消军售禁令、技术贸易、民主、人权、法治、良政、争端解决等条款势必成为谈判的焦点和核心。相信中欧双方一定会本着求同存异、互尊互信、互利互惠、平等协商...
-
作者:王伟光(1);郑杭生(2);陈祖武(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2)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从理论和学科建设的角度总结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在当代中国。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要以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要不断解放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理论创新,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服务。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只有融入党的理论创新的伟大事业中,才能获得繁荣发展。
-
作者:陈祖武
摘要:从中国学术史研究的复兴到弘扬中华文化共识的形成,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史学界取得的一项重要学术成果,多历艰辛,得之不易。努力维护和完善这样一个成果,使新时期的中国历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之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史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
作者:郑杭生
摘要:中国社会30年发展,是通过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的方式实现的。中国社会发展与社会转型因此有着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中国社会发展与社会转型的实际,以及对它们的理论概括和提升,又都有自己独特的轨迹和路径,显示出浓厚的中国特色。
-
作者:赵进文(1);高辉(2)
作者单位:(1)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大连116025;(2)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博士研究生,大连116025
摘要:近年来,全球资产价格波动剧烈,给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实证分析表明,资产价格(股指与房价)是央行货币政策利率反应函数的重要内生影响变量。在保持预期通胀不变的情况下,产出缺口每上升1个百分点,央行降低利率0.785个百分点;房地产价格每上涨1个百分点,相应的货币政策提升利率2.2个百分点;股指对货币政策取向也有影响,但较房价的影响要小。我们还证明,将资产价格作为内生变量的货币政策会使央行在实现其目标时更具可控性,因此建议央行将资产价格波动作为内生性影响因素,纳入前瞻性利率规则中,以此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股票...
-
作者:黄盈盈(1);潘绥铭(2)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北京100872;(2)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北京100872
摘要:社会调查必须在研究伦理的框架之内进行,这一点在中国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国际上规定研究伦理的基本准则是尊重、受益与公平。国内外的大部分文献仅仅是从道德权利的角度来谈论伦理,但是社会科学研究还应该从方法论角度认识研究伦理的贯彻对于提高调查质量的积极作用。研究伦理的重要性来源于社会调查的"互动"、"交换"和"主体建构"的理念。任何以"人"为对象的社会调查都需要贯彻三项基本研究伦理:知情同意、平等与尊重、无伤害与受益,并要求调查者要真正地做到为被调查者着想、以"平常心"对待。这些伦理原则的贯彻有助于促进调查过程中的...
-
作者:蔡曙山(1)
作者单位:(1)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北京100084
摘要:心理学研究感性认识形式,逻辑学研究理性认识形式。二者密切相关但却长期分离。20世纪70年代中期,认知科学的建立和发展,为心理学和逻辑学的交叉融合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学科框架。在认知科学的框架下,心理学与逻辑学交叉融合,产生了逻辑心理学和心理逻辑等新兴学科。逻辑推理受心理因素的影响,是由人参与的、涉身的经验科学。认知逻辑是逻辑学与认知科学交叉发展的新领域,其中心理逻辑、文化与进化的逻辑、神经系统的逻辑尤其值得关注。认知科学的发展将带来一个学科综合交叉、问题引领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引领学科建设、人才全面发展的新时代
-
作者:齐兰(1)
作者单位:(1)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100081
摘要:垄断资本全球化的一个集中体现,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投资和技术的主导和控制。最新发展态势显示,跨国公司通过外包对全球产业价值链实行超强控制。其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不断深化。从时间和空间的总体层面看,其正面效应大于负面效应。但随着跨国公司全球产业战略在华布局的实现,其负面效应逐渐凸显并有强化趋势。再从汽车业和家电业两个具体行业看,它们所受影响的程度比总体层面更为强烈,前期产生的正面效应与目前显现的负面效应形成很大反差。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引进跨国公司的过程中,严重忽视和缺乏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