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顾海良
摘要: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1月创刊)迎来创刊30周年华诞。30年来,《中国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成为深刻反映学术前沿、时代精神和中国经验的权威阵地,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高端平台,展示中华民族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当代智慧的重要窗口。30年来,《中国社会科学》不断推出新人新作,团结了一大批学界同仁,成为当代中国培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带头人的摇篮。为纪念《中国社会科学》创刊30周年,本刊编辑部以"《中国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学术成长"为主题,组织了这组专题文章。其中,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俞吾金...
-
作者:王绍光
摘要: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1月创刊)迎来创刊30周年华诞。30年来,《中国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成为深刻反映学术前沿、时代精神和中国经验的权威阵地,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高端平台,展示中华民族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当代智慧的重要窗口。30年来,《中国社会科学》不断推出新人新作,团结了一大批学界同仁,成为当代中国培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带头人的摇篮。为纪念《中国社会科学》创刊30周年,本刊编辑部以"《中国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学术成长"为主题,组织了这组专题文章。其中,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俞吾金...
-
作者:朱玉麒(1)
作者单位:(1)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吐鲁番文书中的文学史料虽然不多,文书表征也体现出零散、不完整等缺陷,但它被无意识地保存下来,在中古时期(高昌郡—国—州时期,327—803年)吐鲁番绿洲社会的传承过程就具有了举证的客观性。吐鲁番文书的写本形态,可被归纳为写本书籍、临习摹写、创作草稿三类,展现了吐鲁番汉文文学生产的流动过程和细节。这一地域文学与中原汉文文学发展的声气相应、共同消长,与内地移民的传播、文化制度的保障、文学时尚的迎合等因素密切相关,呈现出边地汉文化接受与传播的独特景观。魏晋以来植根于此的汉文化影响,即使在9世纪中叶之后回鹘文化成为吐鲁...
-
作者:韩水法(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哲学系暨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北京100871
摘要:构成主义体现了西方近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及西方人社会政治活动的基本特征。构成主义分为狭义、广义两种类型,前者即罗尔斯的政治构成主义,后者指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一般方法。现代西方政治哲学以理性为基础,通过广义构成主义方法建立其基本观念和观点,各种程序、义例或模型,以及有关社会—国家的基本规范、基本原则和基本结构与制度的构想。狭义构成主义方法包含内在冲突。广义构成主义方法是综合和系统的方法,兼容直觉主义等方法。此外,义务论必定是构成的,而功利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构成主义的。
-
作者:王铁仙(1)
作者单位:(1)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上海200062
摘要:提到中国的文化传统,一般人总是只将它与中国古代文化联系起来。实际上,我们还有一个文化传统,那就是五四新文化。目前,对于中国这两个文化传统,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态度和看法,而由此产生的偏向、矛盾、困惑成为学界的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近些年,由于"国学热"的兴起,导致人们忽略、淡化甚至忘却五四新文化传统,不少人过分热衷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且将之视为未来中国发展的根本出路,这种看法是极端错误的,只能促使社会倒退。五四新文化则一直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专制主义思想作为主导线索进行批判,认为必须克服这一国民劣根性,才能实现中国...
-
作者:李本森(1,2)
作者单位:(1)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2)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法学院
-
作者:王雨辰(1)
作者单位:(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教授哲学博士武汉430073
-
作者:林闽钢(1);吴小芳(2)
作者单位:(1)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系,南京210093;(2)南京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南京210093
摘要:东亚社会福利发展的研究,是当今比较社会政策的重要领域之一,而且逐渐与欧洲传统的福利国家研究呈东、西辉映之势。为探讨东亚在迈入老龄化社会后,生产性福利体制所发生的变化,通过代际分化视角的建构,以年龄支出比率作为分析基础,发现东亚福利体制开始回应老龄人口的福利需求,日本、台湾地区和韩国已经开始进入"后生产主义福利体制"。比较而言,中国大陆在"未富先老"的背景下,也通过社会保障政策改革和发展来回应社会福利的需求与经济发展的挑战,通过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相互融通与相互促进,开始确立更全面性的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方向。
-
作者:杨联芬(1)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北京100875
摘要:五四新女性是在学校这一现代教育平台由新文化启蒙话语塑造而成,她们的意识形态认同来自新文化,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正义伦理;而她们的性别认同及相应的关怀伦理,却使其对"旧道德"下的女性同类有更多同情。为实现个人权利、维护神圣恋爱,她们"忽略"名分、委屈尊严,在新旧道德的模糊地带与有妇之夫结成特殊婚姻。而非正常婚姻关系的缺憾,爱情中隐含的性别等级,个人自由与关怀伦理的对立与冲突等,都导致她们陷入认同危机。新女性身份认同的困境,体现了"五四"正义伦理的道德局限,而五四文学表达的某种匮乏,亦源自这个局限。
-
作者:蔡拓(1)
作者单位:(1)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教授哲学博士北京100088
摘要:随着国际体系转型的加速与加剧,中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结构性压力与挑战。与此同时,中国的实力也在发生迅速变化,中国自身国际定位也随之产生了某些模糊性与不确定性。要明确当代中国的国际定位,需要立足于以下四个维度:中国实力的现状与评估、中国与现有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关系、中国自身的特质与价值追求、中国在对外关系中可挖掘的优势与着力点。在对这四个方面充分考虑的基础上,中国国际定位应该确定为: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中国是国际共同体中理性且负责任的成员,它应成为国际体系与国际秩序的参与者、合作者、现存国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