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小荣(1)
作者单位:(1)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福州350007
摘要:汉译佛典的输入,在汉唐宗教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为道教文学提供了一个完全异质的他方文化作为可资比较的参照系;另一方面,它对道经文体分类也产生过重要影响,进而催生了宗教文化视野中的比较文体学。两种宗教经典的文体比较,虽然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但自宗教文献体系之"局内"视角而言,主要以体、相、用范畴来确立其主体内容的基本架构。研究者若进而整合"局外人"(包括西方学界)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则可能建构出更具普遍性的宗教文化视野中的比较文体学理论。
-
作者:周宪(1)
作者单位:(1)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和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教授南京210093
摘要:当代中国的国民阅读生态出现一些让人忧虑的困境,人们的阅读越来越趋向"快"、"泛"、"短"、"浅"、"碎"。导致这些困境的原因复杂而多样,其中数字化的电子阅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今,各种电子装置不但为阅读提供了新的文本媒介,导致了从纸质文本向电子文本和超文本的根本转变,而且深刻改变了人们的阅读行为和习性,建构了一种全新的阅读范式。其后果之一便是以超级注意力为认知特征的浏览式阅读大行其道,而曾经流行的以深度注意力为认知特征的沉浸式阅读日趋衰微。随着中国社会文化和科技的进步,数字化的电子阅读势不可挡,但这把双刃剑...
-
作者:杨耕(1)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摘要:法国唯物主义存在着机械唯物主义与现实人道主义两个派别,前者是自然唯物主义发展的高峰,后者则开启了人本唯物主义的历史进程。自然唯物主义、人本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历史唯物主义的"物",是承载着社会关系内涵的"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社会的物,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得以展开的境域,历史唯物主义是内含着"合理形态"辩证法的"真正批判的世界观"。马克思的辩证法所内含的历史性与历史唯物主义所内含的辩证法及其统一,使唯物主义以至整个哲学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在以资本为核心范畴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