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向阳(1)
作者单位:(1)不详
摘要:亚洲在中国周边战略中具有特殊意义。“一带一路”倡议在地理上首先面对的是亚洲国家或中国的周边。在业已出台的六大经济走廊规划中(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新欧亚大陆桥经济走廊),除了新欧亚大陆桥经济走廊,其他五个走廊的辐射对象都是亚洲地区。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几乎同时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和新时期中国周边战略的“亲诚惠容”理念,这显然并不是一种巧合。我们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中国周边战略的重要依托。这就注定其与亚洲地区...
-
作者:张述存(1);顾春太(1)
作者单位:(1)不详
摘要:德国是中国在欧洲重要的合作伙伴。2014年10月签署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开启了两国建立互利共赢的创新伙伴关系、推动系统性和战略性合作的新时期。“德国技术”与“中国制造”优势互补,奠定了两国产业合作的良好基础,对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乃至全球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中德产业合作的外部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特征。主要表现为在产业转移模式上,从逐级梯度转移向多级平行转移转变;在产业转移路径上,从国际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分工、产品内...
-
作者:王帆(1)
作者单位:(1)不详
摘要:全球化是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交往不断向着一体化与同质化发展的过程。①但全球化的发展并非是一个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持续进化的线性过程,而是在各种力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不断转型的“布朗运动”。②所谓全球化转型是指全球化进程在并未中断或停止的情况下,出现了结构分布、覆盖范围、参与方的参与程度以及整体运行态势上的阶段性转变。从历史上看,全球化经历多次转型和调整,既有拿破仑时期“大陆封锁”的收缩,也有英帝国霸权下的高速推进;既有美苏两极格局下的“平行市场”,也有美国单极主导下的全面扩容。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
-
作者:吴汉东(1)
作者单位:(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资深教授武汉430074
摘要:中国知识产权法律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从移植、引进到自立、创新的过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从基本国情和发展需要出发,准确把握制度属性功能,塑造法律价值目标,建构法治与发展运行机制,能动地进行制度转化和法律精神再造,实现了知识产权法律本土化。与此同时,一方面积极应对法律现代化发展中的多元性、阶段性、风险性、非现代性问题,通过知识产权的制度创新以促进知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有效应对法律一体化格局中的多样化、碎片化、单边化问题,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体系建构,成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新动力。中国在知识产权法律本土化的基础...
-
作者:计迎春(1);郑真真(2)
作者单位:(1)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上海200444;(2)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摘要:为了更为客观、准确地理解全面两孩政策的接受度、影响和实际效果以及中国生育率的长期走向,有必要从中国社会的制度和文化情境出发,综合社会性别和发展的视角来理解我国低生育态势背后的复杂社会机制。借鉴国际理论和经验教训,从社会性别和发展的视角审视中国的低生育率现象,可以发现,女性的工作—家庭冲突是关键;设计具有社会性别视角的公共政策,推动政府、社会、企业界和男女两性的多元主体参与是缓解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社会机制;提倡马克思主义男女平等的性别意识形态,摈弃传统儒家父权思想和家族主义思想,是缓解女性工作—家庭冲突...
-
作者:夏志强(1);谭毅(1)
作者单位:(1)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成都610065
摘要:公共行政学的合法性危机由来已久。从历史看,通过对西方公共行政学建构的五种路径分析发现,其合法性危机的根源在于公共性的缺失。从理论看,应从公共行政的权力、主体、客体、方法和价值等维度来界定公共行政的公共性。从实践看,中国的公共权力框架的独特性、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公共行政公共性的影响和中国所处发展阶段对公共行政公共性的规定,构成了中国公共行政学建构中公共性的独特性。中国公共行政学科建构应以公共性为合法性基础实施再造,以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为根据,坚持公共性的价值引领,以公共性框定研究对象,建构中国...
-
作者:马瑞映(1);杨松(1)
作者单位:(1)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西安710119
摘要:在英国工业化进程中,棉纺织业是工业革命的核心产业和社会经济繁荣的重要基础。体系化创新是棉纺织产业崛起的核心机制,其相互强化、联动的创新模式,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形成的创新合力效应保持了英国棉纺织产业持续的竞争优势。技术创新提高了棉纺织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工厂制度创新使棉纺织业得以规模化生产;信贷金融创新解决了新兴棉纺织业的资本难题;资源的全球配置既控制了原棉的供应来源,又不断开辟新的销售市场;企业家创新则使生产要素新组合成为可能,促进了诸要素间的协同与整合。体系化创新是英国棉纺织产业发展的关键原因。
-
作者:刘志彪(1);吴福象(1)
作者单位:(1)不详
摘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企业先加入制造业集群、集群成员再抱团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式,将成为竞争的主流模式。构造差异化要素技能水平和技术复杂度的匹配模型,并引入质量效用方程和种群竞争模型,在中国企业双重嵌入理论框架下,对一带一路价值链的上游度位置、中间品贸易和附加值贸易进行测算,以实现以我为主导的沿线国家价值链、技术链、创新链、人才链、就业链的共生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