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乌托邦”文学综论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署名作者:
耿传明(1)
署名单位:
(1)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天津300071
刊物名称:
中国社会科学
ISSN/ISSBN:
1002-8157
发表日期:
2008
页码:
176-190
关键词:
清末民初 乌托邦文学 新文明 第三种现实 文学政治
摘要:
近现代中国"乌托邦"文学的兴盛期,是从1900年"庚子之变"后开始,到民国初年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告一段落。它的出现不只是与近代中国所遭遇的巨大挫折有关,更是出于中国人走出传统而寻找人类文明"新大陆"的渴望。"乌托邦"以其内容的性质及其与现实的关系,可分为远景式、中景式和近景式三种类型。"乌托邦"及泛化的"乌托邦"精神、心态改变了中国文学的固有基因,使得文学史上以遗传性占主导地位的文学,转换成以变异性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文学从语言到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彻底的改观,而在这种变化的背后则是现代人的知识、情感、意志的全面解放和成长。
来源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