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化还是类别化: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探讨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署名作者:
杨宜音(1)
署名单位:
(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100732
刊物名称:
中国社会科学
ISSN/ISSBN:
1002-8154
发表日期:
2008
页码:
148-159
关键词:
“我们”概念
群已关系
关系
关系化
类别化
摘要: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面对急速的社会变迁中,需要以变迁与文化的视角来选择研究问题。而中国社会文化中群己关系的社会心理机制,即"我们"概念的形成机制及其转换的可能与条件,正是一个体现着双重视角的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不仅有助于解释社会凝聚力、群体行动的逻辑,讨论国家与个人、社会与个人、类别与个人的关系;也有助于培植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心理资源和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从而促进社会合作。与以往单一机制的分析框架不同,通过对两个个案的讨论,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即:中国人"我们"概念是在社会情境的启动和价值取向等因素影响之下,经由相互交织的"关系化"与"类别化"双重过程形成的。
来源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