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程贤敏(1)
作者单位:(1)四川大学历史系
摘要:四川省大、小凉山彝族地区,解放前是奴隶制度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地区。这个地区的人口状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调查,和多年来国内民族学工作者对这个地区进行社会考察提供的资料,从原来凉山彝区所处的特定生产方式着手,对其经济、政治制度及婚姻家庭习俗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综合探讨了彝族奴隶社会人口再生产的特殊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进入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后,彝族各社会集团人口的交化情况、增殖条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从而提出了在凉山彝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一些设想。
-
作者:周为群(1);于德惠(2)
作者单位:(1)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辑刊》编辑部;(2)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思想战线》编辑室
摘要:目前经济学界在关于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价值决定理论上,存在着分歧的意见。争论的焦点在于:由社会需要所规定的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般称为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否参与价值决定。这里编发的三篇文章,提出了几种不同的观点。《社会需要与价值决定》一文认为,社会需要本身决定了各生产部门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从而也从总量上决定了价值量。
-
作者:山而
摘要:自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古史的著作)问世以来,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重视,有不少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著作相继出版。建国后,随着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出版,考古事业的空前大发展,加上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的借鉴与启发等因素,就先秦以前的古史研究而言,确是在突飞猛进的发展,成绩是巨大的。但是。
-
作者:肖罗
摘要:如果说,鸦片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侵入中国的开始,那么甲午战争就是世界帝国主义阴谋瓜分中国的开始。由于资本主义的侵入,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事物也如春潮般涌入中国,使当时的中国处于大变革时代。《忘山庐日记》始于1893年(光绪十九年)戊戌变法的前夕,每年一册,未曾间断。但毁于兵燹,现仅存1893、1894年合一册,1897、1898、1901、1902、1903、1906、1907、1908年各一册,共九册。
-
作者:林雨
摘要:这部约七百五十万字的目录学巨著,集古今诸家之长,补前人之缺,可以说是迄今最完备的一部中国历代丛书目录了。我国历代典籍浩如烟海。丛书的刊行,可追溯至汉唐的石经;而开后世丛书之体例者,则为南宋的《儒学警悟》。发展到近代,尤为兴盛。研究各方面的许多问题,都须在丛书中找寻材料。但由于丛书众多,子目浩繁(每部丛书少则两三件,多则四千余种),没有详细的目录和索引,使用起来真如海底捞针。历代学者虽多有编纂,而往往囿于各家收藏。近代图书馆业兴起后。
-
作者:张翼星
摘要:古希腊哲学的前苏格拉底部分,历来是国内西方哲学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叶秀山同志的《前苏恪拉底哲学研究》一书,填补了我们研究工作的某些"空白"。这本书广泛地搜集、吸取了国外的有关资料和成果,提出了作者自已的见解,并力图探求哲学思想发展的线索。对于各个基本派别中主要哲学家提出的哲学范畴,如何了解、把握它们的确切含义,直接关系到对整个思想体系和思想发展过程的分析。作者依据当时思想、科学发展的水平,结合资料。
-
作者:陈述箴
摘要:长时期来,我国对生长在山野的森林没有合理的价格,就连被视作"用材林"的森林也没有明确的价格。只有木材才有价格。理由是天然林、国有林没有付出过劳动,砍伐才付出劳动。这道理似乎说得过去,但是在人工营造用材林的比重逐年增大、天然林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就行不通了。由于山林无价。
-
作者:李文俊
摘要:《滇史论丛》是云南大学方国瑜教授半个多世纪以来对云南地方史、民族史长期潜心研究的丰硕成果之一,内容涉及我国云南省古代的历史、民族,地理、经济、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全稿达一百万字左右,分成四辑:其余三辑,今后将陆续出版。《滇史论丛》第一辑的作者自序,是一篇令人十分感兴趣的治学经验谈。方国瑜教授亲炙过不少著名的前辈学者。他在文中还介绍自己过去常"亲履边境,研究地方史事",并"参与界务交涉"。
-
作者:周珉
摘要:1981年8月,上海复旦大学召开了"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会后,根据国内外学者向讨论会提交的论文,选编出版了《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一书,引起了史学界的关注。在日益繁荣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众多的著述是对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大事件的专题研究,对于发生这一系列重大事件的社会状况,对于清末民初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却并无许多广泛、深入的综合研究。因此,《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一书是开扩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尝试,它的出版,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深入发展,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
作者:欣然
摘要:《悦心集》是清世宗选编的诗文集,计四卷,于他做皇帝后的雍正四年(1726)撰写序言刊行问世。《红楼梦》研究者中斥责清世宗的很多,但冯尔康同志著文认为,读一读《悦心集》对我们正确理解"好了歌"乃至《红楼梦》全书,认识曹雪芹思想中的宗教思想,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