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汪向荣
摘要:邪马台国的地理位置,是日本古代史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近百年来国际史学界注意和论争的重要问题之一, 作者认为:邪马台国,作为当时日本列岛上一些"国家"的共主,应该是列岛上生产力最发达的先进地区。北九州虽曾是最先传入并独占来自中国大陆先进文明的地区,但传入以后,仅止于吸收而没有消化,只模仿而没有独创。因此,到弥生后期,即邪马台国时代,以大和为中心的近畿,无论在农耕生产上,还是金属器的制造上,都已远超北九州,成为日本列岛上生产力最发达的先进地区。人口的集中和铜铎的制造,是说明生产力发达的有力根据。所以,邪马台国当...
-
作者:王振之;王永治;贾秀岩
摘要:价格问题涉及到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怎样在计划指导下利用价格这一经济杠杆来调节生产,平衡供求,加强核算,提高经济效益,是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经济学界和实际工作同志根据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价格理论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使价格科学研究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局面。现将讨论中关于主要问题的不同观点简要介绍如下。一、社会主义价格形成问题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重要的工农业品价格是国家有计划制订的。怎样制订出有经济依据的合理价格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近年来价格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
-
作者单位:(1)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
摘要:本文是对安徽省滁县地区农村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说明:双包到产生产责任制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着重探讨了粮食生产、土地承包、贫富差别、劳动力和资金流向、新的协作联合、农村经济职能结构和农村基层干部等几个问题。作者认为,研究这些农村发展中的新问题和新趋势,对于把握农村经济发展方向,进一步发展农村大好形势,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健康地进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作者:滕福海(1)
作者单位:(1)杭州大学中文系(文心雕龙)
摘要:刘勰在介绍《文心雕龙》全书结构的《序志篇》中,把《文心》前五篇称为"文之枢纽",表明他对它们是极其重视的。后人因之把它们视为《文心》的总论。在《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一年第二期上,牟世金先生对"《文心》的总论及其理论体系"作出深刻而富于启发性的阐释及概括。笔者完全同意把衔华佩实当作贯穿《文心》全书的主线的判断,但仍有些浅见想请教于牟先生,因为他的结论是通过排《正纬》、《辨骚》于总论之外而推导出来的。他认为"‘正纬’不过是为‘宗经’扫清道路",《辨骚》亦不过因它是"论文叙笔"之首,作为二十一篇"论文叙笔"的代表,以...
-
作者:孙祥剑(1)
作者单位:(1)国务院财贸小组
摘要:本文认为,通过对外贸易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省,即对外贸易的国民经济盈利性,是构成对外贸易全局效果的重要因素,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文章讨论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国民经济盈利性指标问题,指出掌握对外贸易的国民经济盈利性指标的意义,在于对各种商品进行比较和筛选,以组成合理化和最优化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把盈利性指标作为安排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重要依据,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优越性的体现。
-
作者:蔚文
摘要:我国研究社会经济史的学术性杂志《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季刊)最近在厦门大学创刊。该刊以刊登社会经济史的理论研究和中国社会经济史专题研究的文章为主,兼及史料辑录、国内外研究动态和书评,并拟用一定篇幅,选译国外学者的论著或其提要,适合经济史研究者、高等院校文科师生、文史工作者阅读,对从事实际经济工作的同志了解中国国情,亦有帮助。创刊号发表的学术论文有:郑天挺遗作《鸦片战争前清代社会的自然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傅衣凌《明清封建各阶级的社会构成》,韩国磐《曹魏的屯田》,陈诗启《海关总税务司对鸦片税厘并征与粤海常关...
-
摘要:对于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范畴之一——度,陕西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研究生姜云提出了新的见解。他认为:度有自己的进展过程。对这个过程细加分析,就会看到,随着事物一步步向前发展,度就依次表现为一系列大小不等的与质相统一的定量,反映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一系列不同的质量统一程度。为论述方便起见,可以把度的进程中这一系列的特定定量,称为度的势,或事物的势,简称为"势"。无机界表明了势的存在。例如:在氢原子向氢离子转化的过程中,电子在限度以内的能量增大过程,都不破坏氢原子这个质,能量增大过程反映了度的进展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电子...
-
作者:李鼎文(1)
作者单位:(1)昌潍医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
摘要:近读《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一年第二期何祚榕同志写的《论能动性》一文,感到有创见,使我受益非浅。但文中关于万物皆有能动性的观点,却值得商榷。何祚榕同志写道:"运动是事物存在的方式。……这种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这种由物自身主动积极地起动力作用的活动性能即能动性。"可见,何祚榕同志是把物的运动属性当作能动性。由于事物皆有矛盾,皆能运动,所以"物的能动性是普遍存在的"。万物皆有能动性是"在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那里就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这是何祚榕同志的理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