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曾启贤(1);陈端洁(1)
作者单位:(1)武汉大学经济学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的发展,需要建立新的宏观经济理论。黄达著《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导论》虽然没有包含宏观经济理论的全部内容,但为建立宏观经济控制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从四个方面评论这一著作:全书的主题和体系;在理论上作出的重要成果;分析方法的特点;值得商榷的问题。本文认为,应当立足于中国的经济现实,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原理,有鉴别有取舍地汲取外国的经济分析,突破日见陈旧的理论概念和分析结构,将质的分析和量的分析有机地结合,把人们的视界引向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运行过程,引向如何促进经济体...
-
作者:刘奎林(1)
作者单位:(1)黑龙江省委党校
摘要:本文认为,思维科学的兴起为揭开大脑、灵感之谜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灵感思维作为人类的基本思维形式之一,已成为脑科学、人工智能、心理学、哲学、美学等学科综合研究的对象。本文借助于现代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积极成果,比较充分地论证了显意识同潜意识相互作用的理论;进而认为,潜意识推论是一种非逻辑的特殊的理性活动。本文循此思路,对灵感的本质和特征进行了新的探讨,旨在揭示灵感发生的机理和诱发灵感的程序及方法。本文还概略地论述了这些理论对于推进认识论和人工智能研究的意义。
-
作者:舒芜(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摘要:本文是对周作人一生的功罪是非的概观。本文认为,研究周作人的问题的重要意义,在于周作人身上就有中国新文学史和新文化运动史的一半,在于鲁迅的存在离不开他毕生和周作人的相依存相矛盾的关系,在子周作人的悲剧和中国文化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性格有着甚深的联系。本文认为,在"五四"新文学和新文化运动当中,周作人在外国文学的翻译介绍方面,在新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建设方面,在思想革命的号召和实行方面,在新诗的创作和理论探索方面,在小品文的创作方面,成就和贡献都是当时第一流的,开创性的,别人无可代替的,将永远成为中国新文学宝...
-
作者:萧父(1)
作者单位:(1)武汉大学哲学系
摘要:对外开放是当前改革中具有全局性的方针。本文从文化史角度论证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之所以能独立发展数千年,正在于它乐于接受并善于消化外来文化成果。中国历史上大规模引进外来文化有两次:第一次,公元一至八世纪,迎来和消化了印度文化中的佛教思想。第二次,十七世纪以来,开始融摄西方文化。本文着重分析近四百年来历史走过的坎坷道路。从万历到"五四",这三个世纪以西学东渐为杠杆的文化发展,经历了许多曲折而呈现为一个马鞍形。至于"五四"以来以马列主义的传播和发展为主流的文化运动,由于传统惰力在文化深层结构中的复旧作用,也曾出现了...
-
作者:潘菽(1)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摘要:本文就建立心理学科学体系所涉及的几个重大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对于心理学的体系结构,心理学界存在着三分法(知、情、意)和二分法(知、意)之争。作者认为,把情混同于知不符合事实,但把情看作意则颇有道理。因为情不仅构成为意向或行动的发端部分,还伴随着意的全过程,这是情可以归属于意的主要根据。此外,我国从古代到近、现代的许多思想家往往把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划分为知和行两个部分,并进行过知行难易、先后轻重及其相互关系的长期讨论。在当代,人们又常常把心理活动的作用分为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两大类,这些都可以作为二分法优于...
-
作者单位:(1)国务院价格研究中心办公室
摘要:本文认为,中国理论价格模式的基础应是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作为衡量现实价格合理与否的理论价格,是价值转化形态的近似值。我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存在的经济关系决定了价值转形是一种客观趋势,理论价格的形成应反映这种趋势,同时也要反映多种资金所有制关系和按劳分配规律的要求。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理论价格不仅可以为价格体系的改革提供参照价格体系和可选方案,而且能够用于国民经济项目的评价工作、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的研究。理论价格是原国务院价格研究中心集体研究的成果。本文田源为主要执笔人,部分引用了陈德尊、杨...
-
作者:陈建梁(1)
作者单位:(1)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
摘要:本文认为,汇率的基础是货币平价,同时,它又受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影响。因此汇率有几个层次:平价汇率,均衡汇率,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必须依据汇率决定的一般规律建立人民币的汇率制度。作者主张,以全部出口商品和劳务的国内国际价格对比为基准,首先确定人民币的平价汇率,然后再从取得最大社会经济效益出发,审时度势地规定人民币汇率的调整目标和浮动原则。
-
作者:何祚榕
摘要: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书,是一部值得重视的历史纪实。编者独具匠心,用意深长。从副标题看,它只是生物科学界一次学术会议的记录。并且,书的主体部分——从36页到320页,正是全文转载1957年4月科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的《遗传学座谈会发言记录》。
-
作者:周舜武
摘要:《苏联农业地理》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本系统研究苏联农业生产与布局的地理专著。全书共分为十章,依次为概述(论述苏联农业的地位与作用、农业的部门结构和农业的基本特点)、自然条件的农业评价、农业发展的历史及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与果树园艺业。
-
作者:胡昌暖(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这篇调查报告指出,为防止提价引起轮番涨价所采取的各种消化措施,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加工工业产品成本上升、盈利下降、轮番涨价的问题。作者认为,原材料、燃料提价的实质,是为了完善价格体系,使各类商品价格反映价值规律的要求,重新分配各部门、各行业的盈利。因此,在提高原材料、燃料价格之后,应逐步缩减调节税,适当调整某些行业的企业留利水平,严格控制这些行业的企业职工的奖金、福利,这是调整不合理价格体系必须采取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