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万明(1)
作者单位:(1)武汉大学法学院
摘要:本文根据事实总结了国际上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问题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目前的有关主张和做法作了较为详细的归纳和评析。作者指出,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的对外经济交往迅速增多,涉外产品责任诉讼也必然随之增多,认真探讨我国今后在这个问题上可以采取的各种对策,加强有关的立法活动,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基于这种看法,作者提出了制定我国的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专门规则的具体设想。
-
作者:陆剑杰(1)
作者单位:(1)《南京社会科学》
摘要:本文从对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的中介性理解出发,首先论证了"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管理方式"作为中介性范畴的内涵,进而提出,社会生产结构既是双层的,同时又有中介性,因而存在着内在的多种组合,并且每一种组合还存在着"一元多义"的关系。在这种前提下,人们以不同形式处置其层次间的关系,即构成了主体选择的客观可能性空间,展开为"树状模型"。由于主体在各种可能性之间作出选择时,这些可能性在质上不等价量上不平衡,由此导致他们建构社会生产结构、创造自己历史的行为过程,必然是由主观到客观、由非现实到现实、由可择...
-
作者:尹进(1)
作者单位:(1)武汉大学
摘要:1988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是由中南财经大学赵德馨教授主编的一部经济史巨著。该书有着如下三个突出特点: 1.内容全面,体系严谨,资料丰富。该书根据1949至1984年中国经济发展呈现的阶段性,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划分为1949至1956年、1957至1966年、1967至1976年、1977至1984年四个时期,并在此基础上依次分析论述了各时期的经济政治形势、经济理论与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经济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国民经济的变化、制约经济发展的各项主要因素的变动和经济工作的经验教训等。其中,国民经济的变化是主体部分。在这个...
-
作者:《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的政策取向》课题组
摘要:本报告以净产值率等十项经济统计指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考察了我国国营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现状,指出"七五"以来,我国国营工业企业整体经济实力增长较快,但从总体上看,综合经济效益却呈下降趋势。其原因在于:从企业内部看,主要是企业缺乏在竞争中求发展的意识,工资和福利费增长随意"交通"、管理费支出过溢,企业管理差,劳动纪律松弛以及集体吃全民等;从企业外部看,主要是宏观调控不利造成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不高,老的重点企业长期财政上缴任务过重,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资金不足,企业正当权益缺乏法律保障,(离)退休职工逐年增多而使企业不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