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郭道晖(1)
作者单位:(1)《中国法学》杂志社
摘要:人权理论是我国近年才开始关注的一个问题。理论界一反旧时禁若寒蝉的状态,发表了许多论著进行探讨。在法学界,人们也由对它的激情批判、否定,转入了冷静客观的法哲学思考。夏勇《人权概念起源》一书的出版,可以说是这种思考的一个可喜的成果。 本书是作者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写成的。全书分“权利现象与权利概念”、“古代人权萌芽”、“近代人权概念的形成”三篇共六章,另有尾论“人权与人类和谐”及附录的几篇专论。作者以丰富的思想资料和比较缜密的理论分析,对古代权利与近代人权概念的形成以及人权的道德基础、要素。
-
作者:吴大琨(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谢霖同志的这部学术专著是在当代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化、人们越来越关注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的形势下出版的。在这里,我想简要地谈谈该书主要的研究成果和特点。 一、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农村公社的关系问题。谢霖同志是通过马克思对农村公社的研究来考察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把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研究建立在对历史资料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避免了过去那种抽象的概念推演。作者对马克思关于农村公社的思想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索。他不仅提到马克思1843年的《克罗茨纳赫笔记》。
-
作者:湘君(1)
作者单位:(1)浙江大学
摘要:美学研究在中国是颇为特别的。西方国家虽然设有美学学科,但研究的人不多,也从未“热”过。中国研究美学的人不算少,而且在中国文化界曾出现过两次“美学热”。一次是五六十年代,围绕美的本质展开论战,形成四大学派:一次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至80年代中期,围绕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展开的论战。80年代中期后,“美学热”降温了,以后虽也有一些应用美学的研究,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也出了几部著作,但美学原理方面没见重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