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明龙
摘要: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的内涵、量化与保护张明龙本文首先从阐明无形资产的确切定义入手,通过系统分析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的构成要素,为划清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的产权边界提供了依据。进而阐述了国有企业出售、转让时,不宜对其无形资产分项评估,应以这种产权整体的获利能力和潜...
-
作者:胡小平
摘要:关于我国粮食供给保障战略的理论思考胡小平本文认为,随着我国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我国粮食供给保障战略将发生重大变化。其基本趋势是:城镇居民的粮食供给保障任务将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完全由政府承担,转变为国家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来间接地保障粮食供给。其基...
-
作者:方兴起
摘要:评形而上学的市场经济观方兴起本文认为,市场经济是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伴生物,与任何基本经济制度没有共生性。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于它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个人...
-
作者:王锺陵;陶尔夫;彭黎明;许建平;张晶
摘要:“文学史研究转型”笔谈王锺陵陶尔夫彭黎明许建平张晶本世纪诞生的文学史学科至今已近百年。在世纪之交,对文学史研究进行回顾和展望,努力推进文学史研究的转型,建立文学史研究的新模式,是学术界同仁共同关心的话题。这里发表的一组笔谈,反映了作者们基于文学史研究...
-
作者:任遂虎;孙晓玲
摘要:关于非控理论的哲学思考任遂虎孙晓玲控制论旨在调控系统功能,因而追寻事物有序、稳定和组织的一面,舍弃无序、非稳定、非组织的一面。这就决定了控制方法并非无条件的普适。因此,在讨论控制和控制论的同时,有必要讨论“非控”问题,建立非控理论。非控理论的意义在于...
-
作者:张功耀
摘要:从现象到知识客体张功耀本文认为,科学的知识客体是可被通约的现象。现象的真实性决定科学知识的真理性。同时,现象的真实性又以可通约性为标准。科学的智力活动,可以依次在三个层次上把现象作为知识客体:(1)对单一现象的静态研究(现象层次);(2)对不同现象...
-
作者:陈和(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摘要:图书评介拓展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研究新视野的力作《〈资本论〉续篇探索》,汤在新主编,张钟朴、成保良副主编。60.5万字。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9月出版。责任编辑:程建国。在我国学术界,关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六册结构计划”及其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
作者:胡绳
摘要:中国在二十一世纪世界上的作用胡绳本文首先回顾了正在逝去的20世纪,指出:在20世纪的前一半,中国既穷又弱,内部不统一,遭到世界列强的欺凌。那时的中国,没有独立的地位,是个极不稳定的因素。到了20世纪的后半,情况完全改变。由于1949年中国革命的胜利...
-
作者:邬沧萍(1,1);姜向群(1,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
摘要:本文认为,我国自70年代中期开始的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老龄化的速度快,老年人口的增量巨大,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和时间分布不平衡;在未来二三十年后我国进入老龄化高峰期时,老龄问题将集中表现出来,可能与人口问题具有同等的严重性。为此,从现在开始就要进行各种必要的准备,而“健康老龄化”将是对付人口老龄化所应采取的一项明智、乐观和有效的战略选择。文章就健康老龄化的内涵。
-
作者:张雄(1)
作者单位:(1)复旦大学经济系
摘要:本文认为,市场规范和制度的建构除理性的设计以外,还包含着许多复杂的非理性的社会因素,其中习俗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视点。文章追溯了西方理论界特别是以康芒斯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派对市场习俗的研究,归纳出了市场习俗对市场行为和市场制度发生作用的方法论前提,以及市场习俗的类型、标准和强迫性原则,进而从经济行为的本质、市场习俗对市场行为的控制、习俗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等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