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叶秀山(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摘要:本文就海德格尔的《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探讨了海德格尔如何从康德哲学中发展出自己的思想。作者认为,海德格尔从康德哲学前提出发,引导出与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之“知识论”不同的“存在论”,揭示了康德为“经验知识”的必然性、可靠性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说明“知识论”必以“存在论”为前提,才能使其自身得到可靠的基础。作者指出,根据康德的“先验直观的时空观”,时间、空间是一切感性直观的先天条件,由此出发,海德格尔使时间、空间不停留于先验直观形式,而进一步开发出不同于“诸存在者”的“存在”,阐述了时间、空间的...
-
作者:苏亦工(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摘要:本文指出,一百多年来,香港司法当局一直试图保留中国清代的法律和习惯在一定范围内的效力,然而香港法庭对于中国传统法律和习惯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本文围绕一件关于财产继承的个案展开分析,通过“妻”与“妾”在中国法律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揭示出传统法律(制定法)在民事问题上向民间习惯妥协的重要特色。香港法庭对于渗透了儒家伦理和人情关系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缺乏了解,法官们凭借英国法的推理模式和英国文化的价值观念来解释中国法律和习惯,难免失之于偏颇。文章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大多数西方人不相信中国传统法律中也有...
-
作者:于幼军(1)
作者单位:(1)中共广东省委常委
摘要:本文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指出: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成效如何,从根本上取决于文化建设的内容能否正确反映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和发展趋势,能否正确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能否真正地为大多数人所理解和接受。因此,从我国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扎扎实实地进行文化建设。
-
作者:黄会林;周星;张同道;于丹
摘要:中国影视在本世纪建立了基本的规则,在其跨向21世纪之际,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新的机遇。如何发展中国影视事业,总结民族化的影视艺术发展规律与经验,是影视理论界应当探讨的重要课题。相对于创作,中国影视艺术理论还相当薄弱,实践先行、理论滞后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理论始终未能成为实践的良好先导,特别是就现有理论来看,绝大多数是西方影视理论的翻译和介绍,本土化的影视理论研究比较缺乏,尚未见到“中国影视美学研究”这一系统论题的正式提出。这里刊发的一组笔谈,提出了“中国影视美学”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