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蔡昉(1);王德文(2);都阳(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2)农业部政策法规司
摘要: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 ,包括初始年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力资本存量在内的初始增长条件 ,包括政府消费比率、市场化水平和要素配置在内的制度和政策因素 ,以及包括就业水平、投资水平和效率在内的常规增长条件 ,都会影响地区经济的增长绩效。文章认为 ,劳动力市场扭曲影响要素配置效率 ,而由此产生的效率差异正是促成近年来我国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原因。
-
作者:边燕杰(1);张文宏(2)
作者单位:(1)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学系;(2)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
摘要:本文在评述市场经济和再分配经济体制下社会网络对于职业流动不同作用的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转型经济中社会网络对于职业流动作用的 4个理论假设 ,即市场化假设、权力维续假设、机制共存假设和体制洞假设。文章运用对天津 1 999年就业过程所做调查获取的资料检验了上述假设 ,第一次对人情和信息两种关系资源进行了测量 ,并进一步分析了社会网络在 3种经济体制下发挥作用的不同形式。作者的结论是 :职业流动者的社会网络主要是由亲属和朋友两类强关系构成 ,社会网络发挥作用的形式以提供人情为主 ,以传递信息为辅。这些作用在转型经...
-
作者:李国平(1);许扬(2)
作者单位:(1)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2)西安理工大学
摘要:本文是将自然科学中的相图分析方法运用于区域经济结构转变问题研究的一种尝试。将生产力诸要素划分为硬性要素和软性要素 ,指出硬性要素具有“广延性质” ,而软性要素具有“强度性质”。将各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呈现的经济结构状态看做是处于一定强度水平上的生产力软性要素作用于该区域的硬性要素之上的结果 ,立足于社会物理学的观点 ,对影响社会经济形态变迁的因素作了分类和简并 ,以“瓶颈要素”和“软性要素力”为控制变量 ,建立了平衡态意义上的经济结构转变相图 ,对区域之间瓶颈要素的共轭关系及其影响进行讨论 ,并据此对工业化进程中...
-
作者:周光权(1)
作者单位:(1)清华大学法学院
摘要:刑法客观主义的理论旨趣是将具有自由意志的社会一般人的抽象行为及其实害作为价值评判的对象 ,这就使得抽象性问题得以凸现。刑法客观主义对抽象人、抽象行为的特别关注和对抽象研究方法的情有独钟既有知识论的背景 ,又是出于合理安排惩罚策略的考虑。刑法客观主义由此在很大程度上与法治立场相契合。刑法客观主义的抽象性立场自 1 9世纪以来就面临刑法主观主义的尖锐批评 ,但是 ,完全抛弃对犯罪的抽象性思考方法并不能建构有说服力的刑法理论体系 ,刑法客观主义抽象性问题对于中国刑法学发展的意义在今天已经开始显示出来。
-
作者:凌文辁(1);张治灿(2);方俐洛(3)
作者单位:(1)暨南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2)北京华通现代市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3)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摘要:本研究首先在访谈、项目收集、多次预试和科学检验的基础上 ,研制出一套“中国职工组织承诺问卷” ,然后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采用多元统计解析方法中的因素分析 ,探讨了中国企业职工组织承诺的心理结构 ,提出五因素模型。这 5种基本的承诺类型是 :感情承诺、规范承诺、理想承诺、经济承诺和机会承诺。文章还采用相关分析、交叉分析等方法 ,探讨了中国不同组织承诺类型职工的工作行为表现。最后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检验、交叉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中的路径分析方法 ,探讨了影响中国职工组织承诺的因素模型 ,从而为正确处理中国员...
-
作者:谢晋宇(1)
作者单位:(1)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提出是人类管理工作生活的一次革命。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有哈佛模式、盖斯特模式和斯托瑞模式。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重视组织文化的建设和发挥直线经理的作用 ,重视个人成长和团队建设。实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需要比较苛刻的条件 ,企业可以从多种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中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值得充分肯定 ,但其实质是一种剥削理论。它所表现的美国化倾向也是值得注意的。我国劳动力的供给态势 ,劳动立法和执法状况以及许多企业的微观条件都不适合广泛地推行真正意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过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