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蔡曙山(1)
作者单位:(1)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摘要:本文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和语用学方法 ,分析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理论 ,指出其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理论的三个主要缺陷 :对科学与技术不加区分 ,看不到技术的行为特征 ,因而看不到技术行为与科学理性有本质区别 ;对科学技术的语言基础和文化因素不加分析 ,因而看不到技术行为应该服从理性的约束 ;对意识形态中现代技术作用的夸大以及对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的忽视 ,看不到人文精神、科学理性、技术行为三者的一致性 ,因而找不到技术行为的合理化途径。文章对哈氏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理论作了认真清算 。
-
作者:杨昌勇(1)
作者单位:(1)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
摘要:学术论著注释和索引的规范化是学术规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我国学术论著中存在的有关不规范乃至失范的现象 ,文章论述了注释和索引的基本功能 ,批评了学术论著中的一些技术性失范和社会性行为失范现象 ,在此基础上 。
-
作者:"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
摘要:本文通过国际比较和实证分析 ,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并没有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率的上升与工业产值比重上升的相关性较低 ,而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变化的相关性较强 ,中国的问题在于工业化的偏差而不在于城市化的偏差。从理论上说 ,应当以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来衡量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并以加快服务业发展和就业结构升级作为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中心内容。从宏观政策看 ,需要实现农村工业化向城市工业化的战略性转变 ,在改革。
-
作者:季卫东(1)
作者单位:(1)日本神户大学法学院
摘要:本文认为 ,切实保障宪法效力的关键是建立司法性质的合宪性审查制度。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立法机关与审判机关的关系以及推行司法审查的根据之后 ,作者强调司法权的伸张并不是无条件的 ,它与法官在社会中的威信以及对审判机关的民意限制成正相关关系 ;鉴于中国法治环境的不断改善 ,在现阶段导入合宪性审查制的条件已经日趋成熟。在具体的制度设计方面 ,本文提出两套可供选择的方案∶ (1 )在现行体制下设置只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的宪政委员会 ;(2 )
-
作者:张小虎(1)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摘要:犯罪原因在于社会综合因素 ,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层析出诸社会因素中作为犯罪原因的决定性变量 (包括变量间关系、变量等级等 )。本文以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为背景 ,从社会结构的视角解析犯罪 ,提出犯罪原因的化解阻断模式理论 ,认为当代中国社会犯罪主要是缘自社会分化过程中社会结构方面无以化解的紧张及其在个体生活中的投射。同时 ,本文将抽象的理论命题建立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之上 ,致力于思辨与经验的结合。本文所揭示的犯罪人认识上的违法成本低廉是决定当代中国社会犯罪行为的重要因素 ,以及由此所引申的遏制犯罪的关键性措施 。
-
作者:袁志刚(1);朱国林(1)
作者单位:(1)复旦大学经济系
-
作者:赵新平(1);周一星(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
作者:王逸舟(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摘要:国家利益的界定 ,有内在的和外部的两方面因素。所有这些因素中 ,既有给定的、不会改变的内容 ,它往往决定着国家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外交的基本方略 ;也有不断变化的内涵 ,它可分为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内生变量主要指广义上的社会生产方式和国家政体形态 ,外生变量主要指一个国家的外部环境所包含的各种相关成分。从某种意义上讲 ,国家利益实际上是一种综合加权指数。未来的中国将是一个负有更大国际责任的国家 ,因此在思考国家利益之际 ,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
-
作者:刘刚(1)
作者单位:(1)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
摘要: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理论。通过企业的同质性假设 ,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看作是完全同质的最优化生产者 ,从而证明价格是资源配置中惟一有效的协调机制。由于坚持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考察企业 ,交易成本经济学对企业本质和行为的分析存在着重大缺陷。事实上 ,作为历史发展的有机体和长期内部知识和能力积累的结果 ,现实的企业是异质的。在不确定性条件下 ,企业竞争行为的内生性和多样性是现实经济持续变迁的根源。
-
作者:武寅(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摘要:日本近代民主制的建立 ,实质上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移入为根本目标和中心任务 ,以西方政体模式为参照和手段 ,对自身传统的政权组织形式进行扬弃的过程。这是一个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育成熟而逐渐进行的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政治传统中不适应新的时代需求的成分被抛弃了 ,而有助于完成新的历史任务和确立新的经济基础的成分则积淀下来 ,成为新的上层建筑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同时也成为反映新的政治体制特点的典型因素。日本近代民主制的建立过程表明 ,采取何种政权组织形式 ,最终要根据政权建设的根本任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