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莫伟民(1,2)
作者单位:(1)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2)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200433
摘要:福柯不仅有主体哲学,而且始终关注主体问题。通过用理性与非理性的变奏和合奏这一真相来武装主体,福柯阐发了一种强调功能散布和话语转换,以反对先验统一和经验综合的"实证主义"主体观,旨在批判近现代意识哲学和感觉心理主义传统。严格说来,福柯既非结构主义者,也非后现代主义者,而是话语"实证主义者"。
-
作者:李剑鸣(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100871
摘要:美国革命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危机的产物,建国精英以"自由的危机"为核心的"危机"想象,成为进行革命动员、推进国家建构的主导话语。根据这种"危机"话语,英国对殖民地的征税和其他举措,并非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对自由的严重威胁;独立战争则是一场抗击暴政、决定自由命运的战争。邦联时期的各种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民众的激烈反应,乃是由"滥用"自由而造成的新的"自由的危机"。联邦宪法的制定,正是挽救这种"自由的危机"的良策;而反对宪法的人则声称,正是新宪法的出台使自由重新陷入了"危机"。当时的观察者和后来的思想家对美...
-
作者:葛晓音(1)
作者单位:(1)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
摘要:在南朝五言诗体调由古趋近的渐变过程中,导致古、近体调之间差异的原因,不全取决于声律。五言诗的结构层次、创作方式、表现功能的变化,也是促使体调由古趋近的重要因素。这种变化与声律的发展在宋齐梁时期并不完全同步,至梁中叶以后才自然趋向融合。大体说来,南朝五言的古体结构容量较大、层次变化较多,便于自由直白地叙述、抒情和铺陈,格调凝重沉厚,因此多用于感怀、赠答、奉酬、行旅、山水等内容较为复杂的题材。而近调则结构简单,立意聚于一点、避免尽情直陈的创作方式,发展了思致含蓄、求新求巧的表现倾向,易导致格调的浅俗轻靡,多用...
-
作者:乔以钢(1)
作者单位:(1)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天津300071
-
作者:金寿铁(1,2)
作者单位:(1)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
作者:于志刚(1)
作者单位:(1)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摘要:传统犯罪网络变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诱因是网络空间的技术性代际差异;传统犯罪的网络变异表现为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的变异、社会危害性的变异和犯罪形态的变异三个方面。扩张化的司法解释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选择,但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面对网络空间中传统犯罪的变异态势,将部分预备行为提升、独立化为实行行为,将部分共犯行为加以正犯化,将会是未来刑事立法无法回避的两个选择。
-
作者:王南湜(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摘要:毛泽东辩证法是中西两种不同文化和思维方式碰撞的产物,其中包含着十分丰厚的中国传统辩证法元素。这主要体现在毛泽东不仅主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的区分,而且更强调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转化,以及关于矛盾的精髓问题这些西方传统辩证法所不能容纳的内容。这使得毛泽东的辩证法独树一帜,构成了中西思维方式内含张力的融合的一种典范。对此典范的深入理解,当能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复兴与发展有莫大的助益。
-
作者:沈坚(1)
作者单位:(1)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杭州310028
摘要:集体记忆长期与历史混为一体。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法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迁,法国面临着记忆的危机。人们越来越对历史学有意遗忘某些现象、某些群体表示不满,因而出现了集体记忆的觉醒和对传统历史学的反抗。在此过程中,历史学本身也面临着重大的转向。在这两种趋向的双重影响下,集体记忆成为历史学新的研究对象,相应地,记忆史研究成为历史学的新兴研究领域,历史学出现了新的研究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