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洪修平(1)
作者单位:(1)南京大学哲学系
摘要:殷周人文转向是由神本转向人本。它既是儒道诸子思想之源,也奠定了以后中国文明发展的基本精神,规范了其主要走向,使中国宗教在发展中形成了一种特有的以人为本的人神关系。儒学一方面深受上古三代以来的宗教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接续着此人本转向,由此构成其人文性与宗教性的两重性。儒学的宗教性既表现在对天道性命的思考中,也体现在对敬天祭祖的人神关系的关注中。儒学的这种两重性对中国社会接纳外来宗教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既是大乘佛教在华成功传播的重要条件,也是基督教在华传播屡屡受挫的重要原因。儒家在上古三代以来宗教传统中...
-
作者:王伟光(1,2)
作者单位:(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2)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学部主席团,北京100732
摘要: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发动和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掀起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理论体系,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要领头一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开创者,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人,邓小平同志对中国近代以来第三次伟大历史变革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是这次伟大历史变革的发起者和领导者。邓小平同志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
-
作者:彭兴韵(1);胡志浩(1);王剑锋(2)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028;(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北京100029
摘要:一、引言 在货币经济理论中,信贷是一个古老的研究课题,但在主流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很少有专门论述“信贷”的。然而,信贷市场摩擦,经其累积效应,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引发了经济周期波动乃至金融危机。忽略信贷市场作用的理论,难以对经济周期作出全面解释。在新千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信贷又引起了理论与政策实践的关注。这表明,信贷在经济周期中仍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正因如此,
-
作者:王泽龙(1);钱韧韧(1)
作者单位:(1)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中国现代汉语虚词的大量入诗直接影响了汉语诗歌形式的现代转变。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科学主义思潮在中国盛行,现代汉语中的虚词使用数量剧增。现代汉语虚词大量入诗,是现代白话诗歌在适应欧化语法体系与知识的科学性认同基础上,开始其现代形式建构的产物;现代汉语虚词大量入诗,既加快了诗歌语言观念、词汇、语法体系的更新,促进了汉语诗歌语言的转型,又从诗歌的句法、体式、节奏等方面促进了现代汉语诗歌的形式嬗变;现代汉语虚词大量入诗,推动了中国传统诗歌以抒情为主的功能向叙事与哲理表现的多元路向发展,对理性的强调和叙事功能的融...
-
作者:蒋悟真(1)
作者单位:(1)江西财经大学法治政府研究中心/法学院,教授南昌330013
摘要:现代预算法实施的核心问题,是使公民的社会公共需求得到最优化满足;通过何种实施机制实现这一目标,是法学研究的重大课题。超越盎格鲁-撒克逊式预算模式,建构中国预算法实施的现实路径,需要更多地从公民视角探讨预算法的实施路径,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前提下,实现"内部性预算权分配关系"与"外部性预算权分配关系"的平衡。由此,中国预算法的实施可以包括三条路径:一是政治化路径,公民通过选举人民代表表达自己的政治身份利益,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监督行政机关的预算权力;二是社会化路径,在预算的编制、审批...
-
作者:汤凌霄(1);欧阳峣(2);黄泽先(1)
作者单位:(1)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湖南商学院大国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是国际金融合作的创新形式。金砖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巨大融资缺口,其庞大的外汇储备缺乏盈利渠道,成员国各自封闭式的管理成本高昂。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和外汇储备盈利需求的耦合,成为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现实动因。金砖国家经济的波动协动性和比较优势,使成员国间的合作利益得以优化。与其他合作方式相比,网络虚拟性使金融合作在短期内具有高效益。金砖国家经济的发展与稳定之间的抱互性关系,为其设立开发银行奠定基础。作为转型中的新兴大国金融合作机构,它自应选择一种适宜性机制,但在总体上仍需遵循市场规则和国际...
-
作者:杨俊(1);程恩富(2)
作者单位:(1)浙江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2)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摘要:共产国际时期,列宁、斯大林领导的苏维埃政权"按其阶级本质是国际主义的",发挥着世界革命基地和中心的作用。共产国际依据经典作家理论和俄国革命经验指导中国革命,对中共的诞生、成长和形成理论自觉功不可没,有力地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大发展,但其中的确存在没有充分注意到中国革命所处的民族条件的差别的缺点,在判断革命形势等问题上也出现过信念脱离实际的失误。共产国际强调中共应服从一定革命阶段的中心任务,保持无产阶级的阶级基础,重视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人运动等,是重要和深刻的,但就此提出的行动策略或解决方案,过于拘泥于教条,并不完...
-
作者:韩召颖(1);袁伟华(2)
作者单位:(1)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天津300071;(2)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天津300387
摘要:大国之间因实力此消彼长而引发权力转移,对此国际关系学界有诸多阐释,但对权力和平转移仍未有圆满解答。在吸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国家意志制衡的概念,由此可以发现,影响权力和平转移的关键因素是主导国与崛起国间的国家意志较量。历史上,权力和平转移的例子并不多见,1895年委内瑞拉危机的和平解决是英美之间在拉美地区权力和平转移的典型案例,而国家意志制衡是考察这一历史过程的关键性因素。
-
作者:肖瑛(1)
作者单位:(1)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上海200444
摘要:"国家与社会"是近年来国内外学界研究中国社会变迁的主导性视角,但该视角在中国的运用更多是规范层面的,难以解释中国社会变迁的复杂机制。"制度与生活"可作为替代性视角。"制度"指以国家名义制定并支撑国家的各个层级和部门代理人行使其职能的正式制度;"生活"指社会人的日常活动,既包括各种权宜性生产的利益、权力和权利诉求及生活策略和技术,又指涉相对例行化的民情和习惯法。制度与生活视角的建构和运用,旨在通过对制度实践中正式制度代理人与生活主体互动的复杂机制的洞察,一方面分析我国正式制度变迁的实际逻辑和方向,另一方面找寻民...
-
作者:王敬波(1)
作者单位:(1)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北京100086
摘要:政府信息公开关涉申请人利益、第三方利益与公共利益。申请人资格的虚化和公共利益衡量制度使得公共利益成为促使信息公开的主动力。信息公开的例外事项中隐含着公共利益。在公开还是不公开信息的对极利益冲突中,公共利益成为关键的平衡器。倾向于公开的公共利益与知情权、民主政治、公众参与等价值相关,而不公开背后的公共利益则更多隐含在信息公开的例外事项中。利益主体的多元性和公共利益的两面性,加大了政府信息公开中利益衡量的复杂程度。全面而充分的利益解析并排除无关的考量因素是利益衡量的前提。公益优先和公开优先是信息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