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黄薇(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732
摘要:投票机制是国际组织进行决策的重要机制,投票过程反映的是权力的博弈。以IMF在2008年份额与投票权改革前和2010年改革后的权力分配方案为基础数据,对其成员国在改革前后的决策权变化进行比较证实,改革的确有助于IMF成员国决策权差距的缩小。如果采取70%多数票获胜规则将意味着美国绝对否决权的丧失,因而更有利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权力提升。此外,测算结果还显示,投票权比重变化与决策权变动之间并没有严格对应关系。投票权比重的上升并不一定意味着决策权的上升。投票权比重不同的国家,其决策权仍可能相同。
-
作者:张留华(1)
作者单位:(1)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知识与行动研究中心,上海200241
摘要:对于哲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有没有自身行业语言的问题,现代分析哲学中的逻辑分析派与日常语言派均有正面回答,并强调通过语言上的分析与矫正来解决许多因为语言使用模糊而导致的哲学困境;两者的分歧点是:究竟人工语言还是日常语言更适于作为哲学语言的模型或范本。哲学语言的术语伦理是科学史上的术语伦理问题在现代哲学上的显现,关乎哲学语言的规范与哲学思想的创新。哲学语言应区分为好的与坏的,而每一位哲学家有权利选择好的、有义务谴责坏的哲学语言。此种术语伦理的存在意味着哲学家共同体应该且可以像科学家们那样在实践中追求某些关...
-
作者:谭桂林
摘要:《新青年》创刊之初,新文化运动的着眼点在发起国民的伦理觉悟,在现实层面上的社会关注则聚焦在反对康有为等人鼓动的立孔教为国教。尽管十多年前梁启超就已撰文大力呼吁小说界革命,但小说界革命空有口号,鲜有实绩,梁启超自己也早已回归国内政治舞台,对文学无暇顾及。时过境迁,文学问题确实并非《新青年》创刊者的当务之急,所以新文学革命运动才会轮到远在美国留学的胡适揭竿而起。
-
作者:宋剑华
摘要:2017年是新文学诞辰100周年,经几代作家的共同努力,中国文学不仅成功实现了现代转型,并且以强烈的文化自信,跻身于世界文学之林。究竟应怎样理解新文学的民族性和现代性,这是目前学界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期特刊发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切入,去阐释文化自信与新文学发展的辩证关系,望能引起学界关注和讨论,并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
作者:李怡
摘要:一、被质疑的“革命” “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的经典性概括,也是五四新文学倡导者在当时的普遍认知和表述。但是,究竟如何认定这一“革命”的内涵,当代学者却不无分歧。若如此,则会对五四新文化传统的历史意义产生怀疑与动摇,也会影响对于现代中国的“文化自信”。
-
作者:陈云松(1);范晓光(2,3)
作者单位:(1)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南京210046;(2)浙江大学社会学系;(3)浙江大学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杭州310058
摘要:基于2003—2013年10年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9万多城乡居民样本,剖析中国人阶层自我定位的结构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0年来中国人的阶层自我定位稳定地呈保龄球状:"低位认同"者占据调查对象大半,且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大多数国家。在个体层面,10年间教育、收入和职业等客观指标对阶层自我定位的净效应较小且逐渐弱化;主观流动感知与阶层自我定位的关联较强,但这10年中"向上流动感"的拉动作用有所降低。在宏观层面,经济增长速度并不能提升阶层自我定位,而收入不平等对阶层定位具有明显的负面效应。研究结...
-
作者:王伟光(1,2)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北京100732;(2)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北京100732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人类历史规律的高度,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大局的高度,站在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高度,科学论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高度肯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极端重要性。讲话鲜明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的首要问题。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离开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也就失去了方向,丧失了灵魂,必须牢牢把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灵魂和方向。在深刻把握当今时代、当代中国新形势新实践新...
-
作者:江怡(1)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哲学博士教授北京100875
摘要:分析哲学运动的当代发展,不仅体现为哲学家对共同关注问题的研究进展,以及他们对分析哲学历史和现状的全面关注,也是他们对当代哲学中不同思想传统之间关系的重新审视。分析哲学运动出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从语言哲学研究到心灵哲学研究,这是分析哲学研究对象的重要转变;二是从反形而上学到重新重视形而上学研究,这是分析哲学研究态度的重要转变;三是从非历史的研究到对自身历史的研究,这是分析哲学研究方式的转变。这三大转变并非时间上的顺序变化,而是逻辑上的关系变化,集中反映了分析哲学的总体面貌,由此体现分析哲学在当代哲学发展中的重...
-
作者:盛松成(1);谢洁玉(2)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研究员北京100800;(2)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经济学博士上海200002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信贷规模指标已无法准确、全面地反映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与存量)是能够综合反映全社会融资总量和结构的指标。采用2002—2014年月度金融经济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VAR模型,对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与新增人民币贷款指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作用的比较分析发现,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和可控性优于新增人民币贷款(尤其在2009年之后)。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与M2不仅在绝对数值和增速上相当接近,且二者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操作目标的关系高度一致。社会融资...
-
作者:许中缘(1);颜克云(1)
作者单位:(1)中南大学法学院,教授长沙410086
摘要:在民法中保持商法的独特性,是我国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法与商法关系所作的一种方案。这一方案反映了民法与商法关系的现实需求,应成为学术共识与立法共识。在民商合一立法模式下,民法典总则成为商事规则的教义法,既确立商事规则的独特性,又保障现行法律的体系化,实现司法的准确适用。德国式民法典总则是对具体民事规则的高度抽象,不适用于民商合一立法模式的中国民法典。民法典总则单独成章或成编规定商事规则会损害民法典的体系性,不具有实践的可操作性。民法典总则对商事规则的容纳应坚持体系性、统摄性、谦抑性原则,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