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石佑启(1);陈可翔(2)
作者单位:(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广州510420;(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430073
摘要:治理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题中之义,是契合大湾区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大湾区治理创新的实现有赖于法治功用的发挥与法治进程的推进。法治是大湾区治理创新的逻辑前提、基本保障、关键动能、实现路径。同时,治理创新的阶段性、治理规则的创新适用、治理模式的创新以及治理纠纷的复杂多样性对大湾区法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回应大湾区治理创新的法治需求,应立足于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推动法治建设的同步展开;拓展法律规范体系并实现软法与硬法的衔接适用;构建多元共治的法律治理模式,包含治理结构法定化、治理方式规范化、程序制度塑造...
-
作者:项久雨(1,2)
作者单位:(1)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新时代美好生活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独特命题,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独创性而展开的。伴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新时代美好生活"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样态,当然,这种新的生活样态与新的发展理念也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就是立足于生活样态的转变,因此两者的内在旨趣是高度关联的;另一方面,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又会在实践层面进一步推进"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构建,并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起到关键性的引领作用。因此,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全面理解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革命性意义,就必须内在地把握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多种样...
-
作者:杨立华(1,2);陈一帆(3);周志忍(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100871;(2)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北京100871;(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191
摘要:冲突是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共同研究的中心课题,但既有的经典理论主要诞生在西方,不仅缺乏本土性,也未能提供理解中国群体冲突的系统框架。在重新梳理经典群体冲突理论的基础上,或可提出基于"控制-反抗"逻辑的"公共均衡与非均衡"新理论,并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验证该理论。新理论阐述了群体冲突产生和解决的基本逻辑,可同时解释冲突发生和不发生,又能用统一的公式描述冲突动态演变的全过程,为理解和解决中国群体冲突提供了新框架。新理论认为群体冲突是不同事件主体在旧公共均衡被打破的情况下重构新公共均衡的过程。公共...
-
作者:王少平(1);赵钊(1)
作者单位:(1)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现代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针对我国资本市场2015年的运行与证监部门的护盘干预,使用GSADF和BSADF泡沫检验,对我国沪深300指数及其10个一级行业指数进行泡沫检验,确定泡沫起止时间及其微观结构,发现市场泡沫与行业泡沫的引导关系,由此识别突出的风险点,并进行系列反事实仿真分析,提出化解突出风险点的实时监管建议。这一结果系首次以反事实仿真的证据,回应国际金融界对中国股市护盘干预的质疑。
-
作者:王春光(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摘要:中国40年的发展经验已成为世界学术界乃至政策界的思考热点,并向我们提出了理论挑战。以中国农村发展和减贫奇迹为例,从历史、实践和理论逻辑三个方面探索中国农村发展和减贫奇迹的内在原因。发展型国家理论把社会文化主体性仅作为国家发挥作用的辅助角色,忽视了社会文化主体性的独立性和关键性作用;"农民理性扩张论"强调农民主体性的价值,忽视了农民主体性只是社会文化主体性的一部分,而不能代表全部。社会文化主体性体现为家庭和家族、拟家族化的社会关系、社会组织以及区域社会四个相互关联与支撑的方面。社会文化主体性在过去40年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