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晓晶(1,2)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北京100710
摘要: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征程,是一部实现求富求强中国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牺牲和创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追求富强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成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求富求强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打破了束缚人们追求财富的观念枷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全社会创造财富的巨大热情,国民财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经济总量与财富存量衡量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为通向共同富裕...
-
作者:龚宗杰(1)
作者单位:(1)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古籍整理研究所,上海200433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观念中对虚字的认识,大致呈现从训诂到修辞、从字类到文法的发展趋势。《文心雕龙》“语助余声”及“弥合文体”说的提出,推动虚字研究由经学传统向古文辞传统靠拢。唐宋以后,随着文章创作和批评的开展,文学视野下的虚字论主要从文章体用、节律和声气三个层面推进,体现出古代文章学注重文体功能、语言形式、审美形态的特征。在清代古文家、小学家围绕声音、文字的关系探讨中,虚字不仅进一步沟通语言学和文章学,也借助以文字为本位的文学观念,成为清末以降“中国文学”研究及文学史书写的知识资源。以汉语虚字为线索,揭示古代...
-
作者:韩东育(1)
作者单位:(1)东北师范大学,长春130024
摘要:关于七十多年前那场对外侵略战争,日本进步知识分子曾做过深度的反思。其中,体验、观察并反思了日本军国主义内外肆虐全过程的丸山真男及其学术研究,最具代表性。其从未变奏的近代国家意识和主权在民思想,贯穿于前近代与近现代、战(太平洋战争)中与战后的全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中;短暂的军旅生涯之所以无法构成其学术思想的全部背景,缘于丸山“十五年战争观”下的战中军国体验,特别是青少年时期所遭遇的政治暴力和屈辱记忆;其对于“自身历史”和“内在的理解”的反复强调,为揭示丸山庞大学术思想体系的内在机理,提供了一贯始终的观察维度。
-
作者:蔡跃洲(1,2);牛新星(3)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100732;(3)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40
摘要:基于数字技术/ICT渗透性、替代性、协同性特征,厘清“替代效应”“协同效应”等数字经济价值创造机制,将数字经济划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部分,使用国民经济核算、增长核算和计量分析等工具,测算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并分析其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1993-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7.72%,2018年达157761.53亿元,占全年GDP的17.16%,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2)1993年以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部分贡献的增加值均保持快速增长,2018年两部分规模分别为7.3万亿元和8.5万亿元;(3)数字产业化方面,“IC...
-
作者:王锡锌(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1
摘要:个人信息权利束指包括个人信息主体知情、决定、查询、更正、复制、删除等权能在内的一组权利集合。我国民法学界通常将权利束的性质理解为个人自主控制范式下的民事权利,并将其解释为个人信息权的具体权能。这种理解对个人信息权利束的性质和功能存在一定的误读。从权利性质看,个人信息权利束是国家履行积极保护义务、通过制度性保障对个人进行赋权的结果,本质是国家在“保护法”理念下赋予个人的保护手段和工具;从功能上看,个人信息权利束既是个人制衡信息处理者的工具,也是国家对数据处理者的规制策略。从国家保护和规制策略视角理解权...
-
作者:王宁(1)
作者单位:(1)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广州510275
摘要:分享经济的兴起让我们目睹了一场存量资源的消费革命。随着当代环境问题和社会不平等问题的日益突出,新公地观念和共享观念兴起。于是,以往被财产观念所正常化的私人财物剩余使用容量的闲置问题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分享经济是对环境危机和社会不平等问题的回应。一方面,剩余使用容量闲置被看作消费主义所鼓励的大量占有、大量消费的结果之一,导致负面的环境后果。对剩余使用容量的日常化和社会化利用,可以让人们以租代购,减少商品购买量,从而缓解环境压力。另一方面,对剩余使用容量的"分享",也让中低收入群体获得了把私人财物剩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