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此在”——存在主义“人学”评述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署名作者:
唐有伯(1)
署名单位:
(1)中国人民大学
刊物名称:
中国社会科学
ISSN/ISSBN:
1002-5150
发表日期:
1982
页码:
3-30
关键词:
存在主义哲学 海德格尔 马克思主义 萨特 自由选择 雅斯贝尔斯 自我意识 社会关系 本体论 世界
摘要:
存在主义哲学研究的核心是人的问题,它是一种"人学"。本文以存在主义的"此在"概念为中心线索,考察了海德格尔、萨特等存在主义主要代表人物关于人的论述,力求刻画出这一哲学所描绘的人的形象以及它与马克思主义分歧之所在。文中指出:存在主义离开了社会关系来考察人,把人的"存在"规定为自我同自我的关系,即能够反思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并且认为"存在"不仅是人的思想和行动的根据,也是世界万物的根据。这实际上是用"存在"派生出整个世界,把世界看成是由人的意识组织起来的。存在主义认为人的真实存在,是人的自由存在。人的自由是无限的、绝对的。所谓"存在先于本质",按萨特的说法,就是人一生都在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本质,人的本质是由人的主观决定的。因而存在主义所谓的人的自由选择,人的创造性、开放性,只不过是脱离了社会历史和社会实践的主观精神的自我扩张。存在主义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无谓的,在人的境遇、人生的目的和意义问题上,存在主义的基本倾向是悲观主义的。存在主义描绘的人的形象,并非全面完整的人的形象;而是现代西方社会中对人类前途缺乏信心,在徬徨、苦闷、失望中挣扎的人的形象。存在主义对人的理解的要害是脱离人的社会性来考察人性,这种哲学就其实质来说,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
来源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