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署名作者:
周继旨(1)
署名单位:
(1)安徽大学哲学系
刊物名称:
中国社会科学
ISSN/ISSBN:
1002-5278
发表日期:
1983
页码:
151-163
关键词:
社会有机体
经济结构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
地主经济
物质再生产过程
运动模式
国家政权
基本特征
小农经济
发展缓慢
摘要:
人类历史是由三种再生产构成的"社会有机体"的运动过程。分析中国封建社会三种再生产的结合及其运动模式的变化,有益于揭示中国历史的特点和规律。秦汉以后,中国进入地主制的封建社会,各方面出现一系列的特点:在经济结构上,国家政权是个庞大的经济实体,全国形成为统一的自然经济体系,并以小农经济和地主经济互为盈缩的矛盾运动,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和再生能力;在人口结构上,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相结合的变化,总是和经济上的涨落相适应;在思想上,正统儒家经学的理论结构是微言大义和文字训诂的结合,思想内容的主要方面是哲理化的宗天神学、道德修养化的认识路线、中庸化的思想方法以及"改制、更化、不易道"的社会政治观点。这些方面的结合,就使得中国封建社会总的运动模式呈现出具有弹性结构的特征,封建国家政权能够据此对社会发展进程发挥强大的调节作用,从前提条件上扼杀、抑制了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壮大,把本应属于封建社会对立物的否定因素纳入自己的运动模式之中。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的基本原因。
来源URL: